第295章 赵先生与狐仙堂

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东头有座气派的大宅院,是屯里最大的粮户王老员外的家业。这一年开春,王老员外请来了一位姓赵的先生,专给家里的小少爷启蒙授课。

赵先生单名一个谦字,关里人,三十出头年纪,穿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眉眼间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清高与落拓。他原是济南府秀才,因连年灾荒,不得已闯了关东,流落至此。

王老员外倒是厚道人,见赵谦谈吐不俗,便留他在家,除了教小少爷识字念书,偶尔也让他帮着记记账目。宅子里专门给他腾出了一间厢房做书房兼卧室,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安身之所。

这日晚间,赵谦正秉烛夜读,准备着明日要给小少爷讲的《三字经》。烛火摇曳,窗外北风呼啸,吹得窗纸哗哗作响。忽然,他听见墙角传来一阵细微的窸窣声,抬头望去,却见一只皮毛油亮的红狐,正蹲在书案对面的太师椅上,两只黑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赵谦吃了一惊,但见那狐狸并无恶意,反而像是熟人般自在,便定了定神,试探着问道:“你这孽畜,怎敢擅闯书房?”

那狐狸竟不慌不忙,后腿直立,前爪作揖,口吐人言:“先生莫怪,我乃长白山上修炼的胡仙,见先生夜夜苦读,特来相伴。”

赵谦虽是读书人,但也听说过关外有狐仙之说,今日亲眼得见,不免心中骇然。但见这狐狸谈吐文雅,举止有度,倒也放下几分戒备。

“既是仙家,为何不在山中清修,反来我这凡俗之地?”赵谦问道。

狐狸叹了口气:“不瞒先生,我修炼五百年,已能化形,却因尘缘未了,需在人间了结一段因果。见先生是个正人君子,故想结个善缘。”

赵谦本就孤身在外,夜深人静时常感寂寞,见这狐仙谈吐不凡,便也生了结交之意。当下二人——不,一人一狐——便交谈起来。狐狸自称胡三,言谈间引经据典,对四书五经竟也颇有见解,令赵谦大为惊奇。

自此,胡三每晚必至,与赵谦谈天说地,论古道今。赵谦发现这狐仙不仅学识渊博,对屯子里的大小事务也了如指掌。有时他会提醒赵谦:“明日王老员外心情不佳,先生最好避其锋芒。”或是:“厨房的李妈这几日病了,饭菜可能简单些,先生多包涵。”

果不其然,胡三的提醒次次应验。赵谦对这狐仙越发信赖,甚至将心中苦闷也向他倾诉。

转眼过了半月。这日晚间,胡三来时面带忧色,对赵谦道:“先生,我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赵谦已将他视为知己。

胡三道:“我欲借先生书房设宴,招待几位同修仙友,不知先生可否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