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到鸡叫时分,众鬼无奈退去。临消失前,老头鬼回头说:“明晚是七月十五,我们法力最强之时,你若还不走,别怪我们无情!”
第二日,杨老三照常下地干活,晚上却特意打了半斤烧酒,炒了两个小菜。
村里人听说鬼魂下最后通牒,都劝他暂时避一避。支书杨爱国甚至腾出自家伙房,要接他过去住。
杨老三摆摆手:“客人都约好了,主人怎么能缺席。”
当晚子时,阴风惨惨,老宅温度骤降,连院中野草都结了一层白霜。七个鬼魂全部现身,这次不再是模糊黑影,而是几乎凝成实体,面色狰狞,缓缓向堂屋逼近。
堂屋内,杨老三正自斟自饮,喝得满面红光。
众鬼撞门而入,正要发作,却见杨老三举杯示意:“来了?坐吧,七月十五,鬼门关开,你们也辛苦。”
这出人意料的反应让众鬼愣在当场。
杨老三倒上七杯酒,摆到桌对面:“天热,喝杯酒解解乏。”
老头鬼阴笑:“你想讨好我们?”
杨老三自饮一杯:“讨好什么,就是邻里走动。我搬来一个月了,还没正式打招呼呢。”
红衣女鬼尖声道:“少来这套!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们活!”
杨老三夹一筷子菜,慢悠悠道:“你说你们冤死,心中有怨,这我理解。可害你们的是当年的饥荒和人心,跟后来住进来的人有什么关系?你们困住别人,不也困住了自己?”
一番话说得众鬼沉默。老头鬼长叹一声,竟有几分凄凉:“我们何尝不知,只是怨气难消,无法超生啊。”
杨老三又倒一杯酒:“那就更不该继续作恶。我老头子活不了多久,等我死了,这宅子还得空着,你们还得继续困在这里,何必呢?”
此时,雄鸡报晓,东方泛白。众鬼身形开始变淡。
老头鬼深深看杨老三一眼:“你这老汉,确实与众不同。”言罢,与众鬼一同消散。
自此之后,老宅彻底安宁,再无异状。杨老三安然住到开春,儿子硬把他接去城里小住。
半年后杨老三回村,发现鬼宅竟成了村里老人聚集地。原来见他住着无事,大家也不怕了,常来打牌聊天。
更奇的是,村里开始流传,说那胡家鬼魂其实早已超生,有人在七月十六凌晨,看见七道金光从老宅升起,向西方而去。
杨老三听了,只是笑笑,从不评论。有人问起他驱鬼的秘诀,他总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鬼怕冷淡罢了。”
只有一次,村中孩童好奇问他是否真的见过鬼,杨老三摸着孩子的头,幽幽道:“见没见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正不怕影子斜。这世上啊,有时候人比鬼可怕多了。”
后来有个游方道士经过杨家坳,听说此事后笑道:“这不是普通冷淡,是心性淡泊,正气内敛。鬼怪最怕这种不为所动的人心,比什么符咒都管用。”
不过杨老三从不在意这些评价,依旧过着他平淡的日子,老宅的故事也渐渐成了杨家坳众多传说中的一个,偶尔被老人在茶余饭后提起,警醒那些心中有余孽的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