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枯枝成宝

三人轮流守着火堆,烧了歇,歇了烧。小王负责添柴,老李负责扒灰,老张负责筛灰,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直到暮色染红天际,第十八堆枯枝终于变成了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被小心地装进麻袋,堆在新搭的草棚下,像座小小的银山,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老李蹲在筛子旁试筛,细灰透过竹篾落在下面的陶盆里,留下的粗渣果然只有指甲盖大小。他捏起一把细灰凑近鼻尖闻了闻,只有淡淡的草木清香,没有烟火的焦味:“这筛出来的灰,怕是能当粉扑子用,比胭脂铺的香粉还细。”

“比香粉金贵多了。” 李杰用陶盆舀了半盆细灰,借着最后一点天光观察。颗粒均匀,没有杂质,像精心研磨过的玉粉。“明儿个一早,咱就把这灰掺进土里,翻耕三遍,保准能让‘验土帛’变颜色。”

远处传来禁苑的更鼓声,已是戌时。草棚下的草木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空气里还残留着松脂燃烧后的清香。李杰看着这三天的成果,突然觉得手掌心的茧子都透着踏实 —— 这草木灰虽不起眼,却是他对抗碱土的利器,也是撬动大唐农业的第一块基石。

他不知道的是,监视哨的纸条上又多了行字:“李杰率人烧灰三日,得细灰十八袋,似有秘法改良土壤。” 这纸条在秦王府的烛火下被李世民反复翻看,他指尖划过 “草木灰改碱” 几个字,突然对房玄龄道:“查下司农寺的旧档,看看有没有用草木灰改土的记载。”

东宫的暖阁里,李承乾正把茶杯往地上摔。青瓷碎片溅到侍卫的靴上,他却浑然不觉,瘸着腿来回踱步,足疾在怒火中隐隐作痛:“一个种地的也敢跟本太子叫板?” 旁边的太监慌忙劝道:“殿下息怒,听说他那棚子用的是皇后的旧纱帐,真闹大了,怕是会传到陛下耳中……”

而西市的陶匠铺里,老张正按着李杰画的图打样。陶匠摸着新做的陶管内壁,疑惑道:“这管子做得这么光溜,装灰都可惜了,莫不是要装金子?” 老张只是笑,心里却记下了李杰的话 —— 这是能让胡椒结果的宝贝管子,内壁光滑才能让营养液顺畅流动。

李杰躺在临时搭的草铺上,听着棚外小王的鼾声。那鼾声像打雷,震得草棚的茅草簌簌往下掉。他手里摩挲着那两张 “变色帛”,一张还是靛青,一张已被草木灰浸成淡蓝。这细微的变化让他嘴角忍不住上扬,像看到了希望的火苗。

系统面板上新刷出的提示亮着微光:【草木灰筹备完成,奖励:精准翻耕深度指南(适配胡椒根系)】。

“明天,才是真格的。” 他低声自语,将帛片小心收好。月光透过草棚的缝隙照进来,在灰堆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等着看这枯枝烧成的灰烬,如何在禁苑的荒田里,种出改变大唐的胡椒。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