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百亩地,不仅仅是一个农具改良坊,更是他实现理想的舞台。他想起农科院里那些先进的农具,想起现代社会机械化耕作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期待。或许用不了多久,大唐的田野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拿起草图,又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大的疏漏后,才吹灭油灯,回房休息。躺在床上,他却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全是改良坊的样子,想着该如何把农科院的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让新农具更适合大唐的土壤和作物。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老张就背着包袱出发了。他要先去工部申领材料,再去城外的铁匠铺和木匠坊看看,能不能找到手艺好的工匠。老李则留在司农寺,整理胡椒工坊的账目,同时安排人去禁苑旁边的空地查看,清理杂草,为开工做准备。
李杰吃过早饭,也带着几个吏员去了那片空地。远远望去,百亩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杂草长得比人还高。走近了才发现,地里不仅有杂草,还有不少石头和砖块,显然很久没人打理了。
“看来得先清场。” 李杰对身边的吏员说,“找些农户来,一天给他们两升米,让他们把杂草除了,石头捡了。”
吏员应声而去,很快就找来十几个农户。他们拿着镰刀、锄头,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割草的割草,捡石头的捡石头,不一会儿就清理出一大片空地。
李杰站在空地上,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里将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大唐农业革新的起点。
中午时分,老张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大人,工部那边说材料没问题,过几天就能送过来。工匠也找到了几个,都是老手,铁匠铺的王师傅以前给军队打过兵器,木匠坊的刘师傅做过龙舟,手艺都没得说。”
“太好了。” 李杰高兴地说,“让他们尽快过来,咱们商量着开工。”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材料陆续送到,工匠也到位了。李杰和他们一起,根据草图确定了各个车间的位置,打下了地基。
开工那天,李杰特意请了萧瑀来剪彩。萧瑀看到这片忙碌的工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少卿,老夫就知道你是个干实事的人。这农具改良坊建起来,定能造福百姓啊。”
“全靠陛下支持,还有萧大人和各位同僚的帮忙。” 李杰谦虚地说。
萧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老夫会一直支持你的。”
随着一声 “开工”,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打地基的打地基,砌墙的砌墙,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铁锤敲击的声音、锯子锯木头的声音、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交响曲。
李杰站在工地旁,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在身边这些人的帮助下,一定能把农具改良坊建好,研制出更多更好的农具,让大唐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仿佛能看到李世民坐在御花园的沉香木榻上,正微笑着看着他。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定要让大唐的农业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工地上的太阳越升越高,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也照亮了大唐农业的未来。李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工地,和工匠们一起忙碌起来。他知道,他的路就在脚下,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