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兖州的投诉

秋意像一层薄薄的寒霜,悄无声息地覆盖了长安城。太极殿前的梧桐树上,枯黄的叶子被秋风卷着,纷纷扬扬地飘落,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积起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发出 “沙沙” 的轻响,为肃穆的宫廷增添了几分萧瑟。

卯时三刻,太极殿的早朝准时开始。文武百官身着各色官袍,按品级高低分列两侧,动作整齐划一,靴底与金砖碰撞发出的 “笃笃” 声,在大殿里回荡,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朝服浆洗后的气息,混合成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属于大唐朝堂的味道。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威严而沉稳。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羊脂玉扳指,那玉扳指温润通透,是西域进贡的珍品。最近一个月,各地关于贞观犁的奏报如同雪片般飞来,几乎都是喜报。洛阳刺史奏报说,新犁让旱地亩产足足增加了三成;扬州刺史更是兴奋地表示,水田耕作效率翻倍,农户们都把贞观犁当成了宝贝。这些消息像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李世民心中积压的政务烦忧,连带着对那个总能带来惊喜的李杰,也多了几分欣赏。

“众卿可有本奏?” 李德全拖着长音,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打破了沉默。他躬身站在龙椅旁,花白的胡须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颤动,眼神里透着几分察言观色的精明。

话音刚落,队列中立刻走出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身影。此人年约四十,面容清瘦,颔下留着三缕短须,正是兖州刺史魏明。他双手捧着象笏,腰弯得如同弓一般,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双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兖州刺史魏明,有本启奏陛下。”

李世民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有力:“魏爱卿平身,有话但讲无妨。”

魏明谢恩起身,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那奏折用明黄色的绫锦包裹着,边角处绣着精致的祥云图案,是地方官上奏的标准规制。他双手将奏折高举过头顶,手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陛下,半月前,司农寺发往兖州的十具贞观犁,如今已有八具出现犁梢铆钉脱落的情况,根本无法耕作。农户们怨气冲天,联名上书,请陛下为百姓做主,彻查司农寺,莫让劣质农具坑害百姓啊!”

“哗 ——” 他的话音刚落,大殿里顿时响起一阵抑制不住的窃窃私语。官员们纷纷侧过头,与身旁的人交换着惊讶或疑惑的眼神,原本肃穆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骚动。

“怎么会这样?前几天洛阳还说新犁好用呢。”

“兖州这情况也太蹊跷了,十具坏了八具,这质量也差得太离谱了吧?”

“我就说李杰太冒进,这新犁怕是还没成熟就仓促推广了。”

议论声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大殿里,足以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