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手一抖,差点把手里的袋子掉在地上。他连忙稳住心神,低声道:“是,驸马爷。”
分装的过程很慢,约莫一个时辰后,十个小袋才都装满了。每个袋子都被捆得结结实实,然后用稻草仔细地裹了起来,外面再套上一层厚麻袋,看起来就像普通的草料。
杜荷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对赵二说:“把这些搬到后院的马车上,藏在运柴的马车底部。记住,要埋在柴堆最下面,上面用干柴盖严实。”
赵二和另一个汉子立刻抱起袋子往后院走去。后院里停着一辆破旧的柴车,车斗里堆满了劈好的木柴,都是些烧火用的硬木,长短不一,粗细不均。
他们七手八脚地将柴堆扒开一个洞,把裹着稻草的硫磺袋一个个塞进去,然后再用木柴盖好,仔细拍打一番,看起来与普通的柴车没什么两样。
“分三批运,” 杜荷走到马车旁,拍了拍车夫的肩膀 —— 这车夫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脸上沟壑纵横,眼神却很机灵,是杜荷的心腹,“第一批今晚,第二批明晚,第三批后晚。每次运三袋,最后一批运四袋,别弄错了。”
车夫点头应道:“小人记住了。”
杜荷又指着柴车:“过城门时别抬头,低着头赶车就行。守城的要是盘问,就说送柴去东宫后厨,给太子殿下烧火用的。”
“要是他们要检查呢?” 车夫有些担心地问。
杜荷皱了皱眉,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递给车夫:“把这个带着,东宫的腰牌,一般的小吏不敢拦。真要检查,就说柴是干净东西,耽误了太子用膳,他们担待不起。”
车夫接过腰牌,那是块黄铜打造的牌子,上面刻着 “东宫用度” 四个字,边缘有些磨损。他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拍了拍:“驸马爷放心,小人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