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蜂鸣与暗礁

北美,圣克拉拉谷。凌晨三点零三分。目标实验大楼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只有零星的安全指示灯在黑暗中幽幽闪烁。大楼深处,备用柴油发电机准时启动,沉闷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中微不可闻。强大的电流瞬间涌入供电系统,引发微妙的电压波动和电磁涟漪。

就在这一刹那!

“磐石”指挥中心,秦岚的指尖悬在虚拟键盘的启动键上,屏息凝神。屏幕上,代表“时间尘埃”计划的数据流如同蓄势待发的光箭。

“电磁扰动峰值!时钟同步异常信号捕捉成功!协议伪装层启动…数据包模拟生成…伪装投送…NOW!”她果断按下按键!

一道无形的、伪装成无害“时间校准请求”的数据流,如同精准射入湍流缝隙的飞针,借着那纳秒级的系统“恍惚”,瞬间穿透层层防火墙,悄无声息地嵌入目标大楼边缘一台正在处理外网验证请求的服务器核心通讯栈!

“数据包成功注入!未被触发深度审查!木马程序‘蜂鸣器’已激活,进入深度潜伏状态!”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在死寂的指挥中心炸响!

成功了!35%的豪赌,赢得了潜入“船长”核心巢穴的入场券!

“‘蜂鸣器’启动被动监听模式!”秦岚迅速下令,声音因高度紧张而略显沙哑,“重点监控所有与‘超导歧路’诱饵验证相关的数据请求、分析报告流出路径,以及任何指向‘蜂巢’(南岭超算)的异常扫描指令!记录所有关联IP、通讯特征、操作时间戳!建立完整的溯源图谱!”

无形的“蜂鸣器”已悄然潜伏在敌人的心脏,静待其脉搏的每一次异常跳动。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古老的石质建筑群沐浴在晨光中,学术氛围宁静而庄重。国安海外行动组的两名特勤,化装成访问学者,在一位由校方安排的、对此行真实目的毫不知情的联络人陪同下,走进了生物信息学系大楼。

“我们需要查阅近二十年的访问学者电子档案,特别是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领域。”特勤组长出示了经过精心伪装的国际学术合作调查函。

系秘书面露难色:“访问学者档案涉及隐私,尤其是早期电子化程度不高,部分资料可能不全,查阅需要系主任授权和具体事由…”

就在交涉陷入程序僵局时,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教授匆匆走进行政办公室,他胸前的工作牌显示:Prof. Werner Schmidt(维尔纳·施密特教授),生物信息学实验室主任。他恰好听到谈话,主动询问:“有什么能帮忙的吗?”

联络人赶忙解释:“这两位学者在进行一项跨国学术交流历史的调研,想查阅部分访问学者档案。”

施密特教授目光温和地扫过两位“学者”,点点头:“学术交流是科学的基石。跟我来,档案室在这边。”他亲自带着他们走向走廊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