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内,施密特教授熟练地登录内部系统,调出访问学者数据库。“时间段?研究领域?”他问。
“1998至2018年,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相关。”特勤组长回答,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
施密特教授操作着,屏幕上快速滚动着名单和简介。“这个时期,我们实验室确实迎来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访问学者…”他语气带着学者的自豪。突然,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名字:Dr. Elena Vogel(埃琳娜·沃格尔博士),访问时间:2005-2006,研究领域:复杂生物系统建模。
“沃格尔博士…”施密特教授似乎陷入回忆,“非常有天赋,思维极其敏锐…可惜,访问期结束后就转向了金融工程领域,听说在量化投资方面做得风生水起。”
金融工程?量化投资?特勤组长心中警铃微震。这与“鼬鼠”可能具备的学术背景和后来涉足金融情报领域的推测高度吻合!他不动声色:“有她的联系方式或更详细资料吗?比如当年的研究课题?”
施密特教授调出沃格尔的档案详情页:“课题是‘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因序列功能预测优化’,很前沿的方向…联系方式只有当时留下的一个学校邮箱,早已失效。个人资料…非常简略。”页面下方,一张年轻时的证件照:金发,面容姣好,眼神锐利,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
“这张照片,能拷贝给我们吗?用于研究参考。”特勤组长请求。
“当然可以。”施密特教授爽快地操作打印。就在照片缓缓输出的瞬间,他似乎无意间瞥见了特勤组长手腕内侧一个极其微小的、近乎肤色的电子贴片——那是高精度的环境扫描传感器。施密特教授镜片后的目光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笑容依旧温和。
获取照片后,特勤组迅速撤离。车上,组长立刻将埃琳娜·沃格尔的照片和资料加密传回“磐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工,锁定目标:埃琳娜·沃格尔!立刻进行全球人脸识别及金融、情报领域关联信息深度挖掘!”
---
省科技厅新挂牌的厅长办公室,气氛却有些凝重。厅长孙斌看着桌上几份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所的“情况反映”,眉头紧锁。文件措辞委婉,但核心诉求一致:新出台的安全审查细则在实际操作中耗时过长,部分条款(如要求提供导师实验室所有国际合作清单)过于严苛,已实质影响到人才引进进度和现有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恳请厅里考虑“优化流程”、“区别对待”。
“孙厅,下面压力很大。”新任安全审查处处长老赵一脸无奈,“北江大学那个材料专家,因为导师实验室和一家有‘环宇’注资背景的小型风投有过合作,尽管金额很小且已结束,复核就卡住了。专家本人很恼火,说再这样耗下去就考虑其他省份了。”
孙斌放下文件,走到窗边。他知道老赵说的是实情。破旧立新,阵痛难免。但王磊的嘱托言犹在耳:规矩立了,就要执行,否则就是废纸!安全是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老赵,”孙斌转过身,语气坚定,“规矩就是规矩!流程长,是因为我们欠了安全账!现在补课,就得下苦功夫!告诉下面,科技厅会增派复核人手,优化内部流转环节,尽量缩短时间,但标准不能降!该查的,一条都不能漏!至于抱怨,”他拿起一份反映文件,“你亲自带人去北江大学,当面和那位专家沟通,把新规出台的背景、安全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流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诚意要足,原则要硬!人才重要,但国家安全更重要!我们要引进的,是能和我们一起守护这份安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