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无声的讲台

郝卫东没有停顿,目光灼灼地看着王磊,带着不容置疑的期许:“市委方书记和我商量过了,一致认为,这个发言人选,非你莫属!”

“王磊同志!”郝卫东的声音充满感染力,“你是那场矿难的亲历者!是救援的英雄!更是事故真相的揭露者!你对安全的体会最深!对教训的理解最痛!对整改的决心也最真!由你站在省里的讲台上,用你的亲身经历,用你的声音,去讲述长山矿的教训和转变,最有说服力!也最能体现我们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绝不护短的担当!这是省委对我们的信任!更是你个人政治生命的一次重大机遇!意义非凡啊!”

光荣的任务,重大的机遇,政治生命…每一个词都像沉重的砝码,压向王磊。他眼前仿佛瞬间出现了那个场景:省城大礼堂,聚光灯刺眼,台下是黑压压的、全省政企要员审视的目光。麦克风…无数双眼睛…他需要开口,需要清晰、流畅、充满力量地讲述…讲述那场撕心裂肺的矿难,讲述老林冰冷的尸体,讲述刘振业的罪责,讲述矿工的眼泪和自己的挣扎…

喉咙深处那熟悉的、被勒紧般的窒息感再次袭来。视神经受损带来的视野模糊,在巨大的压力想象下,似乎更加晃动扭曲。他仿佛又回到了最初那个在病床上发不出声音的绝望时刻。冷汗,瞬间浸湿了贴身的衣衫。

“郝…郝市长…”王磊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紧绷,“我…我的情况…您知道。语言…还在恢复…视力…看讲稿…困难…面对…那么多人…” 他试图陈述困难,每一个字都带着巨大的挣扎。

“哎!王磊同志!”郝卫东大手一挥,直接打断了他,语气依旧热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你的困难,市委都清楚!方书记和我特意交代了,全力保障!市里最好的语言康复专家,这几天全程跟着你,强化训练!发言稿,让市委政研室和宣传部的笔杆子一起上,给你写!写得既深刻又感人!字给你印成最大的!现场给你配助手翻页!灯光给你调最柔和的!保证让你看得清,讲得顺!”

小主,

他站起身,走到王磊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王磊啊!这是政治任务!是省委点名要听长山的声音!听你这个英雄的声音!也是你回报组织信任、展现个人价值的最好舞台!克服一下!一定要克服!我相信你!方书记也相信你!拿出你在矿难救援时那股不要命的劲头来!这发言,必须成功!这关系到我们长山市在全省的形象!关系到事故处理后续的定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郝卫东的话语如同无形的绳索,一圈圈缠绕上来,将王磊所有的推拒和犹豫死死捆住。政治任务,省委点名,长山形象…每一个词都重逾千斤,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坐在那里,身体僵硬,嘴唇翕动着,却再也发不出一个音节。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块滚烫的烙铁,灼痛感蔓延到胸腔。

郝卫东似乎将他的沉默当作了默认,满意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定了!材料我马上让秘书给你送去!专家下午就到康复中心找你!时间紧,任务重,王磊同志,抓紧准备!我看好你!” 他再次用力拍了拍王磊的肩膀,力道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托付。

王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市长办公室的。走廊里的暖气似乎变成了冰窖的冷风,吹得他透心凉。郝卫东那充满期许和压力的眼神,如同实质般烙印在他背上。

回到康复中心那间熟悉的训练室,阳光依旧明媚。但王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他坐在椅子上,面前很快堆上了厚厚一沓打印出来的发言稿初稿,字大如斗,散发着新鲜的油墨味。市委政研室的笔杆子们显然下了功夫,辞藻华丽,结构严谨,反思深刻,决心铿锵。然而,那些关于“血的教训”、“灵魂拷问”、“刮骨疗毒”的沉重字眼,在王磊模糊的视野里却像一个个扭曲跳动的黑色符号,冰冷而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