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青蓝淬锋

省煤炭工业规划设计院的小型会客室内,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龙井的清冽茶香和一种无形的专业气场。吴明哲坐在主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而锐利。他面前摊开着王磊亲笔签署的邀请函和厚厚一摞矿务局机电队提供的极限测试数据报告、高清影像记录以及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初步复核意见。王磊、李卫国、钱明陪同在侧。

“……极端粉尘浓度,连续48小时冲击,峰值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500毫克,远超井下实际最高值。”钱明指着全息投影上定格的、被褐色粉尘完全包裹的测试舱内部影像,声音沉稳有力,“叠加最大设计震频和高强度水雾喷淋。传感器核心模块采用悬浮式阻尼合金基座,金属波纹管配合特种陶瓷密封脂方案,信号传输全程稳定!这是完整的实时数据流记录,无任何中断或失真!”投影上,代表信号稳定性的绿色曲线,在模拟负载疯狂运转的背景下,笔直得如同尺子画出来的一般。

吴明哲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光洁的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镜片后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些冰冷而精确的数据流。作为技术权威,他太清楚这份数据的分量!这不仅仅是解决了粉尘密封问题,更是在极端复合工况下实现了毫秒级稳定响应的重大突破!其技术难度和工程实现价值,远超他之前的预估。他翻看着国家检测机构出具的初步复核意见,上面“方案设计创新性突出”、“极端工况下可靠性验证充分”、“具备重大应用价值”等评语,字字千钧。他脸上那技术权威特有的矜持和审视,如同初春的薄冰,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无声地消融、碎裂。

“了不起…”吴明哲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和由衷的赞叹,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带着纯粹的欣赏看向王磊,“王局长,贵局的团队…令人刮目相看!这份极限测试的数据和结果,无可挑剔!其工程意义…非常重大!”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之前规划院发出的风险提示函,是基于当时掌握的技术信息。现在看来,是我低估了贵局技术团队的攻坚能力和工程智慧。这份邀请函,”他拿起王磊亲笔签名的文件,指尖在那遒劲的签名上停留了一下,“我接受!我会尽快安排时间,前往矿务局现场观摩学习!”

王磊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吴专家言重了。技术探索永无止境,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前行。能得到您这样的权威专家现场指导,是我们的荣幸,更是对矿务局技术革新路线的巨大支持!”他敏锐地捕捉到吴明哲态度转变背后更深层的含义——这位专家,已被实打实的技术成果征服。郑毅借“安全风险”和“专家质疑”布下的暗棋,在这一刻,被王强团队用最硬的科技铁砧砸得粉碎,反而成了矿务局技术实力的最佳背书!

矿务局井下西二采区主运巷深处,空气潮湿,混合着煤尘和机油的味道。巨大的采煤机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静卧在检修平台上。王强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安全帽的矿灯光束聚焦在采煤机截割部巨大的电液控制阀块上。他身边围着机电队的骨干,还有几位被临时抽调来协助安装的技术尖子。气氛紧张而专注。

“注意!基座定位销,对准!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王强声音嘶哑,但异常清晰。他亲自操作着精密的液压安装臂,将那个在极限测试舱里浴火重生的核心模块——集成了新型传感器和优化控制算法的“心脏”,小心翼翼地悬吊到位。周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部件。

“左三,微调0.05!”

“角度确认!”

“密封脂注入压力稳定!”

“好!落!”

随着王强一声令下,核心模块精准嵌入预留的基座,特种陶瓷密封脂在压力下均匀填充每一个细微的缝隙,金属波纹管被完美压缩。整个过程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