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定魂砺血,肉食强军

“砺锋谷”中,杀声震息,只余粗重的喘息和战马偶尔的响鼻。

一千名经历了数日堪称地狱磨炼的新军,虽人人精悍之气初显,但眉宇间也难掩深深的疲惫。超越极限的体能消耗,让这些铁打的关中汉子也感到了透支。

公子欣一身玄色劲装,立于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如同刚从泥水中捞出的、却依旧竭力挺直脊梁的士兵。

他知道,光靠严苛的操练和未来的装备许诺,还不足以铸就一支真正无敌的铁军。他需要注入灵魂,需要刻下烙印,更需要解决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让这些消耗巨大的战士,吃上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公子欣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如同重锤敲击在疲惫的心弦上。

“从今日起,尔等之名,便是‘老秦铁骑’!” 他朗声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八个字,‘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便是尔等的军魂!是流淌在尔等血脉中的烙印!”

他停顿片刻,让这八个字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深深印入士兵们的脑海。老秦人的血性与归宿感,被这简短的八个字彻底点燃。

“何为军魂?” 公子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

“是明知前方刀山火海,亦一往无前!

是袍泽有难,纵死必救!

是守护身后渭南父老,寸土不让!

是效忠君侯,令行禁止,生死无惧!”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今日之苦,是为他日战场之上,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多一分杀敌的力量!

今日之血汗,铸就他日铁骑踏破敌阵的荣光!”

士兵们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眼中的疲惫被一种名为“信念”的光芒取代。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崇高使命。

“军歌起!定我心神!”公子欣一声令下。

在他身后,早已由蒙嫣挑选出的十余名嗓音洪亮的亲卫(皆通音律),齐声高唱。公子欣亲自“谱写”的旋律,雄浑激越,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正是后世那首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秦王破阵乐》的变调!歌词却被他彻底改写:

> “西风烈,战旗扬,

> 老秦铁骑锐无当!

> 砺锋谷中铸肝胆,

> 渭水河畔是故乡!

> 执锐披坚兮卫我疆,

> 效忠君侯兮赴国殇!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雄浑的歌声在山谷中激荡回响,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副歌,被反复咏唱。

士兵们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跟着低声应和,一股悲壮豪迈、视死如归的气势油然而生。这首歌,连同那八个字的军魂,将成为这支军队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歌声余韵未消,公子欣的声音再次响起,冰冷而肃杀。他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巨大木牌抬上点将台,上面用朱砂写着醒目的条文:

三大纪律:

1.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2.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秋毫无犯,民心所向)

3. 一切缴获要归公! (统一分配,杜绝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