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凌岳挂帅锐意北 新军初试寒霜刃

汽笛长鸣,专列缓缓启动,载着帝国最锋利的战刀,驶向遥远的北疆。月台上,文履谦、柏凌川、沈富安等重臣肃立目送,神色凝重。他们知道,这列火车承载的,是帝国的决心与未来。

列车北上,气温骤降,窗外渐次化为银装素裹。车厢内,德国顾问冯·克鲁格少校向军官们讲解着防冻伤、雪地构筑、武器维护的要点。柏凌岳则与赵守诚、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将领结合地图推演可能发生的边境冲突情景。柏凌峰则与后勤官核对清单,确保极寒下的物资保障。通讯兵在沿途架设线路,保持联络畅通。一切井然有序,新式军队的专业素养显露无遗。

经过数日跋涉,先遣支队主力顺利抵达北疆重镇哈尔滨。北疆经略使宋占彪早已率文武官员在站台迎接。见到军容鼎盛、装备精良的军队,尤其是那一位位神情冷峻、动作规范的德国顾问,这位久镇边疆、饱受俄人窝囊气的老将激动得热泪盈眶,抓住柏凌岳的手连连道:“王爷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这下我看那帮老毛子还敢不敢嚣张!”

柏凌岳并未过多寒暄,立即在哈尔滨设立前线指挥部,听取宋占彪关于最新边境态势的详细汇报。情况比想象的更严峻,俄军的小规模挑衅几乎每日都在发生,气焰越发嚣张。

“不能被动挨打!”柏凌岳决断道,“赵旅长!”

“末将在!”赵守诚踏步出列,身姿挺拔。

“着你率王士珍第一旅,加强段祺瑞炮兵一营、骑兵一连,即刻开赴瑷珲!抵达后,接管防务,择俄军嚣张之处,举行营级实弹战术演练!炮弹往江心打,动静要大!让老毛子看清楚,帝国新军的厉害!”

“遵命!”赵守诚眼中精光一闪,王士珍、段祺瑞亦摩拳擦掌。

小主,

柏凌峰补充:“计划需周密,安全第一。但若俄人敢开第一枪,坚决还击,无需犹豫!”

赵守诚领命,率部顶风冒雪,急行军赶至瑷珲。他的到来极大鼓舞了守军和边民。勘察地形后,他选定一处俄军眼皮底下的江畔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