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雪帅彭玉麟传奇—重整旗鼓 威震江淮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922 字 15天前

江面封锁:严防死守,杜绝任何物资通过长江进入天京。他派舰船日夜巡逻,甚至深入支流小河,确保封锁线滴水不漏。

阻击援军:同治元年至二年,李秀成多次率太平军主力回援天京,发动多次大规模解围战。彭玉麟水师利用江防优势,配合陆师,屡次击退试图渡江或沿江而进的太平军,尤其在阻击李秀成“十三王”救天京的战役中,水师炮火发挥了关键作用。

策应陆师:水师炮火不断轰击天京城墙,尤其是临江的仪凤门、太平门等处,削弱城防,支援陆师的攻城作业。

在此期间,彭玉麟的官衔也一再升迁,先后被授为兵部侍郎、漕运总督(均未赴任,仍在军前)。但他始终恪守“不要官”的原则,多次上疏恳辞,甚至在同治二年(1863年),清廷欲任命他为安徽巡抚,他竟以“不习吏治,且军务正急”为由,坚决请辞,最终改授为水师提督。此举在官场中堪称异数,却更加彰显其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风骨。朝野上下,无不对其“三不要”精神钦佩有加。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曾国荃部攻破天京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在天京陷落前的最后时刻,彭玉麟水师严密监视江面,防止洪秀全或太平军核心人物从水路逃脱。城破之后,部分太平军乘船试图突围,均被水师拦截歼灭。长达十四年的内战,终于接近尾声。

天京克复后,彭玉麟并未松懈。他立即指挥水师,肃清长江中下游残存的太平军势力,追剿零星部队,并开始着手整顿战后江防,恢复长江航运。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江南带来的满目疮痍,心中充满了悲悯。在给朝廷的奏报中,他不仅汇报战果,也极力陈情,请求赈济灾民,安抚地方。

然而,就在功成名就、万众景仰之时,彭玉麟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大仇得报,夙愿已偿,但他与梅姑“待天下平定”的约定,却已天人永隔。他站在旗舰上,看着硝烟散尽的长江,手中紧握着那方印章和干枯的梅花,胜利的辉煌与失去至爱的永恒伤痛交织在一起,让他发出了“古今第一伤心人”的深沉喟叹。

攻克天京,彭玉麟受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衔,达到了人臣荣耀的顶峰。然而,对他而言,这一切浮华,远不及记忆中衡阳冬日,与梅姑相伴画梅时的那份宁静与温暖。威震江淮的“雪帅”,其内心深处的风雪,从未停歇。

彭玉麟在痛失挚爱后,将个人悲痛深藏,以超凡的毅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重整水师,在攻克九江、安庆、天京等关键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最终威震江淮,为平定太平天国立下不世之功。其“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的风骨,以及功成不居、心系百姓的胸怀,使其形象更加高大丰满。接下来,他将步入人生的晚年,面对功成身退的抉择与对梅姑的无尽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