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竹林七贤之首:一代名士阮籍的醉与醒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423 字 15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料依据:以上事迹均散见于《晋书·阮籍传》及《世说新语》。

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任步兵校尉:他听说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子善于酿酒,还存有三百斛美酒,便主动请求担任步兵校尉。因此,世人也称他为“阮步兵”。到任后,他不管事务,终日与刘伶等人酣饮。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拒绝联姻,大醉六十日:司马昭想与阮籍联姻,让儿子司马炎(后来的晋武帝)娶阮籍的女儿。阮籍不愿,又无法明拒,于是连续大醉六十日,使得司马昭派的媒人始终无法开口提亲,此事最终作罢。这是他运用“醉酒”作为政治盾牌最成功的一次。

撰写《为郑冲劝晋王笺》:在司马昭进爵晋公、加九锡的关键时刻,公卿们需要一道劝进表。众人逼迫阮籍执笔,他于沉醉中一挥而就,文辞清壮,被誉为“神笔”。此文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污点,也反映了他被迫服务于司马氏的无奈与痛苦。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详细记载了这两件事。

五、 逝世与影响(263年及以后)

公元263年(魏景元四年)冬逝世,在完成《劝进笺》后不久,阮籍于洛阳郁郁而终,享年五十四岁。

临终遗言:其子阮浑(字长成)想效仿父亲的放达之风,阮籍制止说:“仲容(阮咸)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此言意味深长,表明他深知自己行为的不得已,并不希望后代效仿。

史料依据:《晋书·阮籍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文学成就:阮籍是魏晋玄学与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风格隐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深刻表达了在黑暗政治下的忧生与苦闷。

思想着作:着有《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哲学名篇,推崇老庄思想,激烈抨击虚伪的礼法之士。

阮籍的一生,是在曹魏与司马氏残酷权力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生。他以“醉酒”为盾,以“放达”为矛,用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来包裹其内心的巨大痛苦、坚守与济世之志。他的年表,是一部名士在乱世中如何保全性命与人格的挣扎史,也是魏晋那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