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6章 含冤就义留清名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190 字 9天前

更致命的是,毛文龙旧部纷纷作证。耿仲明在朝堂上哭诉:袁督师至双岛,不容分辩,即将毛帅斩首。臣等稍有异议,便欲尽诛东江将士。

崇祯听着这些奏报,脸色越来越沉。他想起袁崇焕平台召对时的慷慨激昂,想起赐尚方剑时的殷殷嘱托,更想起城下之盟的耻辱。猜忌如毒蛇般啃噬着他的理智。

狱中的袁崇焕对此浑然不知,仍在上书谏言。他甚至写出了具体的布防方案:宜于大凌河筑城,与锦州相呼应。驻兵万人,储粮三月,则虏不敢西顾...

这些奏疏大多被温体仁扣下,只有少数传到崇祯手中。皇帝阅后,冷笑一声:阶下之囚,犹欲指点江山?

崇祯三年三月,案件审定。刑部尚书涂国鼎虽然心知袁崇焕蒙冤,但迫于压力,只得按温体仁等人的意思,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等罪名,将袁崇焕定为谋逆。

判决那日,狱吏来报,声音哽咽:袁大人,判决下来了...

袁崇焕正在写信安抚关宁将士,闻言笔锋一顿,墨迹在纸上晕开。他缓缓放下笔,整了整破旧的囚衣:说吧。

凌迟处死,弃市,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

袁崇焕仰首闭目,良久,方睁开眼道:取纸笔来。

他在绝命诗中写道: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写罢,他对狱吏道:我死后,可将此诗交与祖大寿将军。

八月十六日,西市刑场人山人海。袁崇焕被押上刑台,面容平静。监斩官宣读罪状时,围观的百姓群情激愤——他们大多听信了袁崇焕引敌入关的谣言。

汉奸!有人怒骂。

食其肉,寝其皮!更多人附和。

袁崇焕仰天长笑:忠魂不死,壮心犹存!自毁长城,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