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暗潮将起(公元前623年 秋末)

狐偃的逝世,如同抽去了晋国朝堂最后一根承重的楔子,长久以来被赵盾铁腕强行压抑的矛盾,开始不可抑制地浮出水面。东南战场的硝烟并未飘散至绛都,但这座古老都城内弥漫的紧张与阴谋,其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淮水畔的刀光剑影。

狐偃的府邸在主人逝去后,更显空旷寂寥。然而,在其书房之下,一间极为隐秘的密室内,此刻却聚集了数位身披斗篷、遮掩面容的身影。摇曳的烛光映照出他们眼中压抑的怒火与决绝。

为首者,正是狐偃之子,狐射姑。他已然褪去了丧父的悲戚,只剩下为父雪耻、为国除奸的狠厉。“赵盾老贼!逼死我父,独断朝纲,晋国几成赵氏之私产!此贼不除,国无宁日!”

座中一人掀开兜帽,乃是与梁益耳交好、同样被赵盾打压的旧族大夫先都(假定人物)。他咬牙切齿道:“狐世兄所言极是!赵盾峻法重税,民怨沸腾,如今狐老大人故去,他更是肆无忌惮!我辈若再坐以待毙,迟早如梁益耳一般,家破人亡!”

另一位则是军中将领,箕郑父(假定人物,原为先轸、栾枝一系,对赵盾不满),他声音低沉,带着军人的肃杀:“赵盾掌控刑狱、兵符,耳目众多,硬拼绝非良策。需寻一击必中之机。”

“机会自会有的。”狐射姑眼中寒光闪烁,“赵盾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我已联络多位被罢黜、被压制的同僚故旧,只待时机成熟。眼下,赵盾注意力仍在秦楚与东南战事,此正是我等暗中积蓄力量之时。箕郑父将军,军中旧部,还需您多加联络。”

“放心。”箕郑父重重点头,“晋军之中,并非人人都甘愿做赵氏鹰犬。”

密室之中,针对赵盾的阴谋网络,开始悄然编织。仇恨的种子在狐偃逝去的土壤中,迅速生根发芽。

狐偃的葬礼余波未平,赵盾便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展现他不容挑战的权威。

他首先以“考绩”为名,对朝中百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梳理。凡与狐偃过往甚密、或曾对其政策流露出不满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或遭贬黜,或被调任闲职,空出的位置迅速被赵氏子弟或其心腹填补。司寇府的门生故吏,如同蔓延的藤蔓,更深地缠绕住晋国的权力中枢。

紧接着,赵盾颁布了《荐官令》,明确规定各级官吏的举荐、升迁,最终需经司寇府核准。此举几乎将人事任免大权完全收归己手,进一步架空国君与公卿的传统权力。

朝堂之上,再也听不到任何异见。连昔日能与赵盾争锋的狐偃都已作古,余者谁敢攫其锋芒?晋襄公更是如同摆设,每次朝会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准司寇所奏”。赵盾的意志,已成为晋国唯一的律法。

然而,绝对的权力并未带来安心。董狐那支沉默的史笔,狐射姑等人隐藏在暗处的仇恨目光,都如同芒刺在背。赵盾深知,表面的顺从之下,是汹涌的暗流。他加大了司寇府暗探的力量,绛都内外,无数双眼睛在阴影中窥视着,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立刻报于他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