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他便与三人闲聊,听他们讲府中趣事,讲汴京见闻,讲边关传闻。他从不摆架子,如同朋友一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着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也观察着三人的品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尤其注重与孟良的交流。孟良消息灵通,往往能带来一些官方渠道难以获知的信息。比如,某位官员家仆与人争执,透露出其主家近来与潘府往来密切;又如,市井间突然流传起关于某位边将贪墨的传言,源头不明……这些零碎的信息,经过杨延昭的梳理和分析,往往能拼凑出一些有价值的动向。
佘太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干涉,反而在暗中行了不少方便。她默许杨延昭调用一些府中资源用于他那些“小打小闹”的训练和尝试,甚至在他需要查阅一些非核心的府中旧档时,也予以通融。
这一日,杨延昭正在院中指导焦赞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发力,避免一味蛮干,孟良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压低声音道:“公子,打听到了!上次宫宴后没几天,潘府的人,悄悄去见了那个曾被老爷申斥过的行军司马王贵!”
王贵!正是三哥杨延光提到的,知晓他们巡逻路线的几人之一!
杨延昭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他拍了拍孟良的肩膀,赞许道:“做得很好,此事记下,切勿对外声张。”
他看着眼前因为得到认可而兴奋的孟良,以及旁边认真练习的杨洪和焦赞,心中稍定。
未雨绸缪,聚沙成塔。他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悄然生根发芽。虽然距离长成参天大树还遥遥无期,但至少,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在这危机四伏的汴京城,在这暗流汹涌的天波杨府,他终于有了第一支可以初步信赖的力量。未来的路,依旧艰难,但他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