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识到,个人的勇武、一时的献策,乃至皇帝的赏识,在根深蒂固的势力面前,都如同无根浮萍。他需要更坚实的根基,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够星火燎原的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曾被朝堂争论、最终搁置的“将门军校”构想。既然朝廷暂时无法推行,那他何不……私下先行?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这是极其冒险的行为,一旦泄露,就是私蓄力量、图谋不轨的铁证!但他反复权衡,觉得值得一试。他不需要大规模办学,只需要一个最隐秘的雏形。

他将这个想法,与母亲佘太君、大哥杨延平以及他最信任的杨洪、焦赞、孟良三人进行了深入的商议。

佘太君沉默良久,最终只问了一句:“昭儿,你有多大把握?一旦事发,我杨家便是万劫不复。”

杨延昭迎着她的目光,坦然道:“母亲,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潘美等人亡我杨家之心不死,西线之败更显我军中弊端丛生。若不自强,终为人鱼肉。此事孩儿会做得极其隐秘,规模控制在最小,只挑选绝对忠诚、可造之材,授之以更为系统精深的兵法和战技,以为种子。即便事发,亦可推脱为家将部曲之私授,尚有转圜余地。”

杨延平沉吟道:“六弟所言,不无道理。我杨家将门,私下教导子弟部曲兵法是常事,只要规模不大,小心谨慎,或可瞒天过海。”

见长子也同意,佘太君最终下定了决心:“既如此,便依你。府中资源,你可暗中调用。地点……就选在城外我们杨家那处废弃的别庄,那里僻静,不易引人注意。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得到了母亲和兄长的支持,杨延昭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从虎翼军左厢中,秘密遴选了五名出身寒微、但头脑灵活、忠诚可靠、且在演武和新式训练中表现突出的低阶军官和精锐士卒。同时,又从府中家将子弟里,挑选了三名根底清白、颇有潜质的年轻人。

这八个人,便是他“星火计划”的第一批学员。

授课地点设在城外那座掩映在竹林深处的废弃别庄,由杨洪和焦赞轮流负责警戒和日常管理。杨延昭则利用休沐日或夜晚,亲自前往授课。

他传授的内容,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家将所能接触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