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祥瑞与天命

第一次劝进的浪潮虽被陛下依礼谦拒,却并未退去,反而如同被堤坝暂时阻拦的洪水,积蓄着更加庞大的能量,转而以另一种更巧妙、更符合“天命”叙事的方式,汹涌澎湃地展现出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各种象征上天眷顾、盛世降临的“祥瑞”,便如同雨后春笋般,从北秦控制的各个州郡冒了出来,其密集程度和花样百出,令人瞠目结舌。

每日经由尚书省呈递至御前的各地奏报,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多是军政要务、钱粮刑名,而今,几乎每隔几日,必有几份甚至十几份奏章,以激动不已、深信不疑的口吻,禀报着本地出现的种种“吉兆”。

这一日清晨,例行朝会之前,陈衍在偏殿翻阅着昨夜送达的紧急奏章。崔浩侍立在一旁,神情平静,仿佛那些奏章内容再寻常不过。

第一份来自京兆府栎阳县。县令在奏章中激动地写道:县内某处山涧,干涸已有数十年,近日竟突然涌出甘泉,泉水清冽甘甜,饮之沁人心脾,且有淡淡酒香。乡民争相取饮,誉为“醴泉”。老农皆言,此乃圣主在位,德感上苍,故赐此甘露。随奏章附上的,还有一小陶罐被封得严严实实的“醴泉”水样。陈衍打开闻了闻,确实有股奇异的甜香。

“陛下,”崔浩适时开口,语气平和,“《鹖冠子》有云:‘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此乃大德之应。”

陈衍未置可否,放下陶罐,拿起第二份。

这份来自扶风郡。郡守奏报,其辖下某乡的稻田中,发现一株极为异常的禾苗。一茎之上,竟同时长出了九支饱满的稻穗,颗粒金黄,远胜周边稻谷。老农视为神迹,跪拜不已,称之为“嘉禾”,乃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之兆。奏章中还详细描述了发现嘉禾的老农如何涕泪交加,感念“秦帝”恩德,使得风调雨顺,方有此瑞。

“《汉书》载,‘嘉禾者,仁卉也,一茎九穗,乃王者德茂之瑞’。”崔浩的声音依旧平稳,如同在讲解经义,“陛下推行均田,轻徭薄赋,重农恤民,此嘉禾正应此事。”

第三份奏章来自陇西。驻守将领报告,有戍卒在边境山林中,目睹一头毛色纯白、无一丝杂毛的猛虎。那白虎并未伤人,于月下长啸三声,旋即遁入深山,不见踪影。边境羌氐部落闻之,纷纷议论,言白虎乃西方战神,亦主仁政,现身陇西,预示西方当有圣主兴。

“白虎,仁兽也,王者德至鸟兽,则白虎见。”崔浩的解读紧随而至,“昔周武王伐纣,亦曾有白鱼跃入舟中之瑞。此象昭示陛下武功赫赫,仁德广被,乃至蛮荒之地,亦受感化。”

陈衍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扫过更多类似的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