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一

将礼部右侍郎凌汉降职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当时左都御史詹徽上奏说凌汉不尽职尽责,所以皇上将他降职。凌汉生性嗜酒,对于很多事务都不处理。皇帝曾经告诫凌汉,但是因为他廉洁正直,每次都宽容他。

这一天,打雷了。

丙寅日,皇帝命令户部派官员巡视各郡县,探访鳏寡孤独的百姓,命令相关部门修缮养济院,经常慰问抚恤。

增加六部司务官员的俸禄米粮。在此之前,在各部主事之下,在主事后面的官衔设置司务这一职位,每月供给二石五斗米,到这时增加到三石。司务不签署文案,掌管催促、监督办事迟缓之人、核查并注销簿册文书之类的事情。

丁卯日,户部上奏:‘陈州、太康县仓库以前储存的麦子有很多虚耗的情况,请将负责看守仓库的官员治罪。’皇帝下诏说不用过问这件事。

戊辰日,派遣官员祭祀历代帝王。高丽国暂理国事的王瑶派遣判缮工寺杨天植等人带着所购买的一千五百匹马到辽东,并且申诉说:“我们国家自从恭愍王去世以后,奸人轮流执政,向朝廷进献的礼仪不够诚心,我非常惭愧愤恨。自从我代理国政,就想着对上侍奉朝廷,对下尊奉宗庙社稷,来保护施惠百姓。现在接到皇帝的诏令,怎敢不尽心竭力?

只是近年来所产的马,身材短小,担心没有办法完成使命。然而这些马在抵御倭寇时能奔行致远,负重且耐寒,我们小国依赖它们,冒昧地先把它们献上,其余的按顺序进奉。”皇上接受了他的贡物,答应了他的请求。

己巳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派遣官员祭祀旗纛。

中秋佳节,皇帝在华盖殿宴请群臣。

兵部试尚书茹瑺说:“各卫所的武臣都呈上要封赠父母、妻子的姓名,有将嫡母、生母一同请求封赠的,有将正妻、次妻一并写上的。”于是命令翰林院考察探究古代的制度。学士刘三吾进言说:‘宋朝的制度规定,嫡母或者继母去世后,允许追封自己的亲生母亲,正妻、次妻一同被封赠。’古代没有这样的制度。现在讨论正妻有子无子,都能得到封赠,而正妻无子,次妻有子都在世的情况,还没有定论。皇帝说:“只封嫡母、正妻、生母,就依照宋朝的制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庚午日,设置山西的汾州、平定州两个守御千户所。设置贵州前卫指挥使司。

辛未日,命令吏部重新制定云南毕节、赤水、层台三卫的盐法。于是户部拟定:赤水、层台这两个卫所缴纳四斗米的,发给淮浙盐引一份,缴纳六斗米的发给川盐引一份;毕节卫缴纳三斗米的,发给淮浙盐引一份,缴纳五斗米的发给川盐引一份。奏请皇上后,皇上命令赤水、层台缴纳三石米,换取川盐一引;毕节卫缴纳二石米,换取川盐一引,至于淮盐、浙盐则按照所拟定的方法进行。

命令户部再次申述明确钞法。当时民间凡是破旧、损毁的钞票,商人在交易时,大多抬高价格来折算,比新钞要贵一倍。又有各个地方的税务部门、河泊所,每次征收商税赋税的时候,小官吏们为了谋求私利做坏事,都收取新钞,等到把新钞送到国库的时候,总是换成破旧的,因此钞法更加停滞不能施行。虽然屡次颁布禁令,但是弊端却越来越严重。

皇上于是对户部大臣说:“钞法的施行,本是为了方便民众交易,即使有的(纸钞)破旧损坏,但都是一贯(的价值),怎么至于被压低价值而不能流通,让百姓损失钱财又失望呢。现在应当重新发布禁令,只要字贯能验证出真伪,就可以通行无阻。并且把钞法的弊端向税务、河泊所明示,让他们遵行法令来收取税课,有故意阻碍(执行)的人就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