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省亲风云

暴雨过后的第三日清晨,天光刚透出鱼肚白,杏花村还浸在湿漉漉的雾气里。

苏晚晴蹲在灶前,火苗舔着锅底,铁锅中的水咕嘟冒泡。

她将昨夜晾干的糙米分成两份——一份用油纸包好,悄悄塞进灶底那个被柴灰掩埋的暗格;另一份倒入锅中,慢慢搅动。

米粒在沸水中舒展,稀粥渐渐泛出乳白。

她动作利落,眼神却冷得像霜降后的田埂。

门边,谢云书倚着破旧门框晒太阳。

晨风拂过他苍白的脸,几缕湿发贴在额角,呼吸虽弱,但比前两日稳了许多。

他静静看着苏晚晴忙碌的身影,目光落在她粗糙却有力的手上——那不是寻常农妇的手,而是常年握工具、翻泥土、控火候的匠人之手。

“从今天起,”苏晚晴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像锤子敲在铁砧上,“咱们不吃白食,也不看人脸色。”

她抬头看向他,眸子里映着灶火,烧得通亮:“周家要‘省亲’?行啊——让她先把聘礼补上,再按《户令》写清楚嫁妆清单。少一个字,我都不认这门亲戚。”

谢云书微微一怔,随即唇角轻扬,似笑非笑。

他低咳一声,嗓音沙哑:“他们不会让你进门祠堂的……除非你先发制人。”

这话像一根针,刺进苏晚晴心里。

她舀起一勺粥吹了吹,递给谢云书,自己却不喝。

她在想,昨夜翻找破柜时,在最底层夹缝中摸到的那本泛黄小册子——封面残破,墨迹斑驳,可三个字仍清晰可辨:《大晟律疏·户婚篇》。

她当时心头猛跳。

前世她是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古代农耕技术,曾系统读过唐宋以来的律法典籍。

记得其中一条明文规定:夫死无子,寡妇守节三年,即可自立门户,不受族权辖制;若族人以胁迫手段强嫁或夺产,属违法,可诉官裁断!

而她现在的情况,正是“夫死无子”,且地契尚在手中,身份未改,法律上根本无人有权干涉她的财产与婚姻自主!

想到这儿,她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不是运气,是命给她递刀。

当晚,她就借着油灯微光,一字一句抄录关键条文,又托村中小学童帮忙誊写了几份,字迹工整,条款分明。

每抄一遍,她心中底气就厚一分。

这世上,从来不止拳头能说话。

法律也能杀人。

第二日午后,春桃来了。

她是周翠花的心腹丫鬟,挎着个竹篮,脸上堆着假笑:“姑奶奶体恤新人,特地备了回门礼,让二位今日就回娘家拜见长辈呢。”

围观村民立刻聚拢过来,目光在苏晚晴和那篮子之间来回扫视。

苏晚晴没接篮子,只掀开盖布一看——里面躺着一只瘸腿母鸡,右脚蜷缩扭曲,羽毛脱落大半,半匹粗麻布皱巴巴裹在一旁。

她笑了。

冷笑。

“这鸡走不了路,”她拎起鸡翅,当众高举,声音清亮如钟,“是想咒我夫君瘫在床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