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篮桃换一两银,你说谁疯了?

五月廿三,晨光初透,山风带着桃林特有的清甜拂过杏花村后坡。

第一株嫁接蜜桃枝头沉甸甸地垂下一颗果实,膨大如拳,表皮泛着金红霞光,露珠滚落,宛如凝脂。

苏晚晴蹲在树前,指尖轻轻抚过那枚桃子,心跳竟比当年非遗评审答辩时还要快。

这不是普通的丰收——这是她用知识、汗水,甚至性命赌出来的第一条生路。

“活了……真的活了。”她低声喃喃,眼底有微光闪动。

三十七天前,桃姑洒下骨灰血水,赵元禄密令纵火,全村人冷眼旁观,连村长都劝她:“苏娘子,别犟了,命要紧。”

可她偏不信邪。

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只有脑子里几十年非遗传承打磨出的技术和一股“卷死所有人”的狠劲儿。

如今,这棵树,这颗桃,就是她最硬的底气。

她亲自采摘六篮,每篮九枚,不多不少,取“久安”之意。

桑皮纸裁成小片,层层隔开,防磕碰,保香气。

最后,她在每张纸上亲笔写下三个字:晚晴露·头茬首果。

字迹清峻有力,像她这个人一样,不讨喜,但扎眼。

她没去集市,也没找果贩,而是背着六篮桃,踏着露水进了县城,直奔城西济世医馆。

陆郎中正在把脉,白须微颤,眉头紧锁。

见她进来,略一抬眼,本想打发,却嗅到一股异香扑鼻而来——清润甘冽,带着山野晨露与熟果交融的气息,竟让人心肺为之一畅。

“这是……鲜桃?”他脱口而出,“这个时节?哪来的?”

苏晚晴将一篮轻放案上,掀开桑皮纸,那枚金红饱满的蜜桃赫然入目。

“请先生尝一口。”她语气平静,却藏着不容忽视的笃定,“听闻您配药引需新鲜蜜桃治肺痨,市面上干桃陈腐,津液尽失,难奏其效。我这桃,昨夜刚摘,今晨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