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好人也有黑心秤

夜风穿过杏花村的巷道,带着初春微寒的湿气,吹得工坊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

第三期传习班结业那日,阳光正好。

百余名学员列队于青石广场,脸上写满期盼与敬畏。

苏晚晴站在高台之上,一身靛蓝布衣,袖口磨得发白,却干净利落。

她手中捧着一叠红布包好的良种袋,每一份都附带特制工74

具包——铁锄头、量斗、温度计,还有她亲手刻字的《农事日志》小册子。

“陈老根!”她朗声念出名字。

人群一阵骚动。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农颤巍巍上前,两鬓斑白,手掌裂口如沟壑。

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礼包时,手抖得几乎拿不稳。

当看到量斗上那四个烫金小字“公心为尺”时,眼泪猛地砸了下来。

“苏娘子……我陈老根一辈子没被人当人看,今日……今日竟也得了把‘公心’的斗!”他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声音哽咽,“我发誓,绝不负您这份信任!”

台下掌声雷动。

连谢云书倚在廊柱边,苍白面容也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可不过七日,风向骤变。

清晨鸡鸣未歇,阿兰便疾步闯入账房,眉宇凝霜:“查实了,陈老根家地窖藏了二十袋豆粕混合肥,全是未登记的‘秘肥’,外包装还打着我们工坊的暗记。”

“多少?”苏晚晴抬眼,笔尖顿住。

“二十袋,每一袋标重三十斤,实际只有二十七斤。”阿兰咬牙,“更糟的是,已有六个外村农户举报,用了这肥种出的菜叶子发黑,吃了之后腹泻不止。”

苏晚晴缓缓搁下笔,指节泛白。

她记得那肥料——是她用酒糟、骨粉和发酵菌种调配的新方,加了微量银针试剂作为追踪剂,一旦遇水变绿,便是假冒或流失的铁证。

每一包出厂都有编号记录,流向清晰可查。

她亲自带人去了陈老根家。

土屋低矮,灶火未熄。

三个儿子低头蹲在墙角,不敢抬头。

陈老根扑通一声跪在院中泥地里,额头抵着湿冷的石板,老泪纵横。

“晚晴啊……我不是害人!我没卖给本村一口肥!都是外村来的商贩求着要,说‘信你们苏家的东西’……我……我就想着赚点差价,给三个娃攒点娶妻的钱……再过几年,我也该入土了,总不能让他们抬着草席卷子送我走啊……”

他说着,浑身颤抖,像秋风里最后一片枯叶。

苏晚晴沉默良久,目光扫过屋内破旧的床铺、墙上挂着的补丁衣裳,最终落在角落那堆被搜出来的肥料上。

她挥手,命人取来试剂瓶。

清水滴入肥粒,片刻后,溶液泛起幽幽绿光。

全场死寂。

“你可知这肥里加了什么?”她问。

陈老根茫然摇头。

“这是我为了防伪和监控土壤改良效果特制的活性菌群,配合银针试剂显色。但它有个副作用——若浓度过高或未经稀释直接用于叶菜类,会引发肠胃紊乱。”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你卖出去六十三包,目前已知五人中毒送医,一人高烧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