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哑女藏信,火漆烫出旧梦

夜雨初歇,青石阶上积水映着残月,像一面破碎的铜镜。

沈砚之跪在谢氏祠堂外,双手高举木匣,指节因寒冷与恐惧泛白。

雨水顺着他枯瘦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是水。

他身后是荒草蔓生的旧祠,门扉半塌,牌位蒙尘,唯有檐角那枚褪色的“忠”字,在微光中透出几分未灭的骨气。

苏晚晴缓步上前,斗篷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别着的短刀——那是她从不离身的防身之物,也是她在这乱世中唯一信得过的依靠。

她蹲下身,没有立刻接过木匣,而是盯着沈砚之的眼睛:“你知不知道,打开这个匣子的人,可能再也没法回头?”

沈砚之哽咽着点头:“我知道……可我也知道,有些人活着的时候没人替他们说话,死了就更没人记得。我宋大人教过我‘士不可不弘毅’,可如今他却让我去烧百姓的名字……姑娘,这书生的骨头,不该就这么断了。”

苏晚晴沉默片刻,终于伸手接过木匣。

咔哒一声,锈锁崩开。

一股陈年墨香混着焦糊味扑面而来。

她小心翼翼取出一卷泛黄文稿,纸页已脆如薄翼,却仍能辨认出上面力透纸背的字迹——《谏贪官疏》。

“宁碎首玉阶,不负黎庶。”

八个大字赫然居首,笔锋凌厉如剑,仿佛能劈开千层黑幕。

批注密密麻麻,皆是青年宋元昭(即今宋主簿)对赋税弊政、仓廪虚耗的痛斥,字字泣血,句句带火。

这哪里是个贪官?分明曾是一个敢把命拍在朝堂上的热血谏臣!

可最令人震颤的,是压在匣底的一封残信。

半幅焦边,墨迹晕染,却仍清晰可见三个字——周廷章。

还有半行小字:“……调令已下,京兆尹缺出,望君守口如瓶,勿负所托。事成之后,自有青云路。”

苏晚晴的手指微微发抖。

她不是为那权谋震惊,而是为一个人的堕落而心寒。

一个曾经写下“宁碎首玉阶”的人,如今却亲手焚毁三百六十七户灾民名册,只为换一条“青云路”。

“他知你拿了这些?”她低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