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谁给活人判罪

断龙坡的风,一夜未停。

那数十具破土而出的白骨军阵,如一座座沉默的丰碑,矗立在晨雾之中。

残甲断刃映着初升的朝阳,竟泛出铁血未冷的光。

百姓跪伏满地,哭声如潮,有人捶胸顿足,有人高举双手向天发誓——此仇不报,人神共弃!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夜之间烧遍七州十三郡。

十三村联名上书,推举“义裁会”,要在七月十五鬼节当日,于杏花村外古戏台前举行“草台公审”——不请官差,不依律法,只凭人心与天理,审一个“谁该为北舆三百忠魂之死负责”!

州府震怒,斥为“聚众妖言”,可当万名百姓手持素幡涌至衙门前静立三日,无人喧哗,无人动武,只是齐声诵念那三百将士之名时,连最顽固的判官也闭门不出,再不敢提“镇压”二字。

苏晚晴立于农信坊二楼,指尖轻抚一叠新制竹牌。

百面竹牌已连夜赶工完成,每面皆以黑墨书写一个大字——“证”。

她要的不是私刑,是公义;不是泄愤,是审判。

证据为刀,民心为砧,她要将那些藏在朝堂暗影里的手,一根根剥出来示众。

“你在赌。”谢云书站在她身后,声音低哑,似从极远的地方传来。

他脸色依旧苍白,昨夜引动战魂脉耗损极大,袖口银针已有三枚断裂,指尖还残留着泥土与血的痕迹。

但他站得极稳,眼神清明如洗。

苏晚晴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将一面竹牌翻转过来,在背面写下一个人的名字:裴砚卿。

“我不是在赌。”她说,声音冷静得近乎锋利,“我在逼他们自己走上断头台。天地有眼,若冤魂不得昭雪,山川都会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