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硕眼睛一亮,立即叫来工业公司的负责人邓伯雄和玩具公司的研发主管韩朋宇。
三人摊开纸笔,根据灵魂AI提供的结构化框架,结合自家生产线的实际情况,逐条讨论、细化、本地化。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算盘声和争论声此起彼伏,他们在郑硕的转述中,参考了灵魂AI提供的现代质量管理核心。
在诸如“全员参与”、“标准作业彻底化”以及“基于数据的事实管理”等理念下,将其转化为工人能听懂、能执行的具体动作:
1)实行“质量门”控制点制度:
在生产线上的注塑成型、尺寸初检、棱角打磨、中心块组装、手感测试这五个关键工序上设立“质量门”。
每个质量门配备简易检具(如通止规、塞规、手感测试仪),并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质量员”负责。
任何零件只有通过当前质量门的检查,才能流向下一个工序。
这里借鉴了TPS中“自工序完结”的思想,即每个工序都要确保交给下道工序的零部件是合格品。
2)推行“不良品红箱”与每日曝光会:
在每条产线末端放置红色箱子,任何员工发现不良品必须立即放入红箱,不得滞留在线边。
每天下班前15分钟,由生产组长、质检员和该线员工一起对红箱内的不良品进行简单分析,追溯问题源头。
并在看板上公示主要缺陷类型和数量,承诺改进措施,目的是让问题可视化,避免隐瞒和积累。
3)建立“质量积分卡”与员工激励挂钩:
为每个外包厂和内部生产班组建立“质量积分卡”,每月根据来料批合格率、生产线直通率、客户投诉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评分和排名。
对排名前列的供应商和班组给予现金奖励或额外订单,对持续垫后者进行淘汰或重组,让质量表现直接与利益挂钩。
4)引入“简化版首件检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