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邓镇曾亲口说过,
他在朱涛面前撑不过三招。
在这位手段惊人的少年军神面前,再强的武力也无济于事。所以,要想动他们这位齐王殿下,得有多少高手出手才行?而若连这样的动静都察觉不到,锦衣卫也就白当差了!
扬州城的清晨,小贩已经开始沿街叫卖,卖菜的阿婆阿伯也在路边忙碌。这是经历浩劫后的扬州府,虽然还未恢复往日的繁华景象,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让朱涛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如今扬州城能有这般模样,
完全是李进的功劳!
与杨宪毫无关系!
“大婶。”
“能不能来一碗白粥,一碟咸菜,再来一碗粗米饭。”
朱涛随意地坐在路边一个摊位上,望着并不忙碌的摊主,他不再有平日里的威严,而是像寻常百姓一般,微笑着开口。
“好嘞。”
“马上给您准备。”
摊主也不推辞,这扬州城的清晨,也只有她这一家卖早餐,过往行人基本都得靠她填饱肚子。价格也不贵,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她的摊子就摆在府衙附近,为的就是让那些当差的人,能吃上口热乎的。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大清早出来摆摊?
“还挺有味道。”
“大婶,干这行多少年了?这咸菜真是一绝。”
“跟我娘腌的味道差不多好吃!”
朱涛一边吃着早餐,一边露出满足的神情。他们老朱家本就是贫苦出身,虽然后来身份尊贵,但骨子里还是亲近烟火气。马皇后出身名门,却也精通厨艺,腌咸菜更是她的拿手好戏。这一家人,都爱吃咸菜,尤其是朱元璋,每天不配点咸菜,连粥都喝不下去。
“记不清了。”
“颠沛流离多年,如今总算回到家乡。”
“自然也得重新做回老本行。”
“多亏了知府大人帮忙,给支了这个摊子,为的也是让差役们有个吃饭的地方。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还能过。”
大婶神情凝重,眼神中透着回忆。当年扬州城战火纷飞,百姓纷纷逃离,这一生几乎都在流离失所中度过。若不是大明建国,恐怕他们至今还在他乡漂泊。如今能回到故土,已是心中最大的心愿。
落叶归根,对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看来这位知府大人,确实是位清官。”朱涛望着大婶满面感激的神情,微笑着继续问道:“我记得以前还有一位知府,他现在如何?”
“都是好官。”
“只是前一任不如这一任。”
“前任知府也曾施恩于我们,帮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在百姓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总感觉他有些遥远,不那么贴近人心。”
大婶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讲述一件平常事:“扬州最需要恢复生产的时候,他却终日待在府衙无所作为,不愿与百姓同甘共苦。那种眼神中的轻视,凡是在外漂泊过的人,都能感觉得到。那位知府虽好,但似乎并不真正喜欢扬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在他已经调走了,现在的知府真是难得的好官。”
“他为人随和,愿意帮百姓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