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凄凉

“而且比我们在田里干活的时间还长。”

“他对百姓没有架子。”

“从没有一点不耐烦。”

“他是好官。”

“是我们扬州人心中的青天。”

“不仅为百姓伸张正义,还惩治恶人,尤其是他的叔叔,在百姓心里,已经是守护扬州的英雄!”

提到李进之名,大婶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百姓的心是朴素的,尤其经历过战乱与灾难的人,更知道有一位真正为民做主的清官是多么难得。他们只希望被人公平对待,而不是被轻视与冷眼相待。

“总有一天。”

“大明会实现人人平等,不再有压迫和不公。”

“一定会迎来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

朱涛轻轻点头。如果大明的官员都能像这样,那么他心中那个理想的世界,终将可以实现。

“父皇。”

“二弟来信,让我来扬州府。”

“说是有国之重器现世。”

“请我速速前往。”

太子朱标快步走进大明宫,向着上座的朱元璋行礼道:“二弟向来稳重,从不虚言。请父皇恩准,儿臣前往扬州,查看这件所谓的重器。”

“重器?”

“老二又在搞什么名堂?”

正在看奏折的朱元璋微微一怔,放下手中奏折,望着朱标说道:“既然你想去,那就去看看吧。顺便看看老二在扬州到底搞出了什么成果。他在外面待得太久了,也该回宫一趟。”

“儿臣领命。”

朱标微微颔首,再次向朱元璋行礼后,转身离开大明宫。作为一国储君,出行自然要有护卫司和仪仗司随行,暗中还有锦衣卫贴身保护。如此排场前往扬州府,即便路途不算遥远,也得花费十日有余。

“扬州府,比从前确实强了不少。”

朱涛仍坐在街边小摊前,望着熙熙攘攘的扬州府街头。街上多是辛勤劳作的百姓,或许因天气转冷,不少人已准备外出谋生。否则今年这场严冬,恐怕很难熬过去。

“嗯。”

“今年收成一般,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估计撑不过这个冬天。”

“所以啊,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用不起煤炭,只能准备些柴火。柴火要是不够,这个寒冬就真难熬了。”

妇人眼中透出一丝凄凉。这就是百姓的生活,一年到头都在为生存挣扎,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费尽心思活下去,有时都不知为了什么。

“这个冬天会好起来的。”

“大明也会变得更好。”

“百姓的日子也会一天天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