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文候孽兽

蛊道无常 林夝 1531 字 12天前

许多地方的麦子都只有尺许高,焦黄枯槁,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但这颉文县的麦茬就有一尺有余,完全不像遭灾的样子。

豆腐娘看出李逋的心思,笑道:“本县有文圣人庇佑,因此每年都是风调雨顺。”

李逋不信她的话,但也没有多问。

很快一行人来到清雅居客栈。客栈背靠鸟羽山,山上两侧古柏参天,枝叶苍翠欲滴,偶尔风停时,还能听到山涧中溪水潺潺流淌声。

安顿好房间后,李逋终于忍不住开口:“老杜,你之前来过这鬼地方?”

杜长旗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五年前我和几位同伴,押送要犯时途经此地,也是在这间客栈住了一夜。”

他说着,将几块豆腐,小心翼翼地摆在每人床头。

“你这是做什么?”李逋不解。

“习俗,不放豆腐会有灾祸发生。”

“灾祸?”

“当时我们队伍里有个愣头青,不信邪没摆豆腐,第二天醒来时,那小子躺得笔直,身体完好无损,却没了气息。我们把尸体带回司内解剖,才发现他的脑浆,被什么东西一点点嘬干净了。”

李逋打个寒颤,下意识看向崔玉。

崔玉玩味一笑:“害怕?要不连夜走?”

李逋想起赵臣的话:“算了,夜路难行。有崔公子在,谅邪祟也不敢来触霉头。”

崔玉白玉扇在掌心轻敲:“现在知道卖乖?”

李逋嘿嘿一乐,凑上前:“崔大人,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崔玉沉吟片刻道:“颉文县我倒不曾来过。只是我师尊的一位故交,也算是我的师叔,就葬在鸟羽山峰顶的明经书院。”

李逋追问:“那方才听周文定说到孝廉之事,您为何神色有异?”

崔玉道:“也没什么,就是奇怪。朝廷虽未明令废除孝廉制,但自先帝确立高门世谱以来,十几年来所谓出身者,无一不是世家子弟。这已是朝中不成文的铁律。”

他走到窗前,望向远处隐在暮色中的书院轮廓:“若真如周文定所言,县学三年一考,按制每个县,一年只能推荐一人。可我在风信堂监察百官多年,却从未见过有颉文县出身的官员——那些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最后都去了哪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山风骤起,灯笼剧烈摇晃,忽明忽暗。

李逋关上窗户:“不说了,你们先睡,我来守夜。”

几人各自在铺位睡下。

李逋坐在桌前,点亮烛火,翻看王猛的那叠资料。

只见其中写道:颉文县,福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