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的环境,更复杂的博弈,政研室里的派系林立

丁文华的手温暖而干燥,握手的时候力道恰到好处,既显得热情,又不至于过分。他脸上的笑容仿佛是用尺子量过,每一个角度都透着亲切与得体。

“陈默同志,欢迎欢迎啊!”丁文华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响亮,像是特意要让所有人都听见,“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在纺织厂打的那场漂亮仗,周书记可是在我们面前夸了你好几次!”

陈默只是微笑着,任由丁文华拉着他的手,嘴里说着客套话:“丁主任您过奖了,都是领导们指挥得当。”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丁文华的脸,而脑海中的【人情账本】却冰冷地呈现着另一番景象。

【丁文华,政研室主任,对我方人情值:0(职业性微笑),标签:笑面虎,城府极深】

没有一丝一毫的私人情绪,那份溢于言表的热情,纯粹是岗位职责的一部分,是一张精美的面具。

“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室里的同事们。”丁文华拉着陈默,转身面向那片由格子间组成的“森林”,姿态亲昵得像是在介绍一位失散多年的亲人。

整个办公室的空气似乎在丁文华转身的瞬间,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原本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的空间里,多了一种被审视的寂静。十几道目光,或明或暗,或一瞥即收,或持续打量,都汇集到了陈默身上。

“这位是张爱国,我们的副主任,笔杆子里的状元,省里都挂了号的理论专家。”丁文华首先指向一个坐在靠窗位置,正低头审阅文件的中年男人。

张爱国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透着一股审视的意味。他没有起身,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张爱国,副主任,对我方人情值:-10(轻视),标签:学院派】

陈默能感觉到,那份轻视并非针对他个人,而是一种知识分子对于“非同类”的天然隔阂。他这种从基层实干中杀出来的干部,在张爱国这种醉心于理论建构的“学院派”眼中,恐怕就是个不懂章法的“野路子”。

“这位是孙磊,咱们室里的老黄牛了,土生土长的凤凰市人,对市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丁文华又指向角落里一个埋首于电脑前的身影。

那个叫孙磊的男人连头都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孙磊,科员,对我方人情值:-20(排斥),标签:本土派,老资格】

陈默心中了然。这种排斥,源于地盘意识。在孙磊这种老资格的本土派看来,自己这个外来的年轻人,坐上了综合科科长这个关键位置,无异于一个过江龙侵占了他们的码头。

丁文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但立刻又被热情的笑容覆盖。他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打着圆场:“孙磊就是这个脾气,一工作起来就六亲不认,你以后就知道了,人是好人。”

陈默笑了笑,不置可否。

接着,丁文华又介绍了几个人。有对他点头微笑,眼神里却毫无波澜的“主任派”,他们的人情值清一色是“0”,标签是“丁文华亲信”;也有几个年轻人,看到陈默时,眼神里混杂着羡慕、嫉妒和好奇,人情值在正负5之间徘徊。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静秀气的女孩子,在与陈默对视时,还善意地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

【刘思敏,研究员,对我方人情值:5(好奇)】

这是陈默踏入这间办公室以来,感受到的第一缕算得上是“暖意”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