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省高速公路项目,2004年,总承包商C公司被举报使用不合格建材,调查组成立,组长D。一个月后,D被平调至省残联,调查不了了之。D的儿子,同年进入宏发集团任副总。】
……
一条条看似孤立的信息,被账本的“因果链”功能串联起来。一张张隐藏在时间迷雾背后的、以权力、金钱和人情为脉络的巨网,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成型,清晰得令人遍体生寒。
魏腾以为他是在整理垃圾,他却是在绘制一张藏宝图,一张通往地狱的藏宝图。
而在这海量的数据冲刷中,账本的分析模块,忽然捕捉到了一丝异样的、周期性的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一种极其微弱,却又顽固存在的规律。
【发现区域经济周期律:江东省北部主要农业区(小麦、棉花)的期货价格指数,与南部主要工业区(纺织、轻工)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存在一个为期90天的负相关延迟效应。】
陈默的精神一振。
他立刻调动账本进行深度模拟。很快,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条浮现出来。
北方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意味着原料成本增加,会直接导致三个月后,以这些农产品为原料的南方轻工业企业,其采购意愿下降,生产活动减弱,从而反映在PMI指数的下跌上。反之亦然。
这个规律,看似简单,却因为江东省南北区域跨度大,产业链条长,数据统计口径不一,加上中间夹杂着物流、仓储、消费等无数变量,从未有人将其真正联系起来。单独看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季度的数据,都只会觉得是正常的市场波动。
但当十年的数据被压缩在同一个模型里进行运算时,这个隐藏在无数杂音之下的主旋律,便清晰地显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发现。
如果这个周期律被证实,那么省里完全可以根据北方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提前三个月对南方的相关产业进行政策预调控。比如,在预见到成本将上涨时,提前进行定向补贴或税收减免,以对冲风险,平抑经济波动。
这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来说,无异于拥有了一台预知未来的水晶球!
陈默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知道,他挖到金子了。一座比魏腾想象中大一万倍的金山。
第三天,下午四点。
在魏腾又一次背着手“巡视”过来,准备说几句“年轻人要劳逸结合”的风凉话时,陈默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魏哥,弄完了。”他站起身,语气平静地说。
魏腾准备好的一肚子话,瞬间卡在了嗓子眼,他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什……什么?弄完了?”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齐刷刷地朝这边看来。
“嗯,初步整理完了。”陈末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屏幕,“十年的档案,全部数字化了,建了一个数据库,按时间、地市、事件三个维度做了索引,支持关键词模糊搜索。”
然后,他又拿起桌上一份打印好的、薄薄的、只有十几页的文件,递给魏腾。
“这是总的目录和一份简报。您看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