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一份备忘录的逆袭,副主任的意外赏识

周源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主干道,视线却没有焦点。那份只有一页纸的备忘录,还静静地躺在电脑屏幕上,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在他的脑海里反复滚过。

一个猜想。

他从政二十余年,经手过无数的报告和猜想,其中九成九都是空中楼阁,是下面的人为了博眼球而炮制的文字游戏。可这一次,直觉告诉他,不一样。

那条清晰的逻辑链,那个简洁到堪称优美的数据模型,以及那个大胆又似乎理所当然的结论,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桌上的红色电话,像一头沉默的怪兽,一动不动。

周源感觉自己的心脏,随着墙上挂钟秒针的每一次跳动,被一下下地敲击着。时间过得如此缓慢,每一秒都像被拉长成了半个世纪。

他回到办公桌后坐下,端起茶杯,却发现水已经凉了。他想起了那个名字,陈默。凤凰市,一百五十亿美金。这些标签在他脑海中,原本构成的是一个“福将”、“资源咖”的形象,一个善于钻营、长袖善舞的年轻人。

可现在,这个形象正在崩塌、重组。

一个能从十年故纸堆里,用三天时间挖出一条经济定律的人,会仅仅是个“福将”吗?

叮铃铃——

尖锐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周源几乎是弹了起来,一把抓过听筒。

“老李?”他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绷。

电话那头,传来省统计局总工程师李卫国有些嘶哑、却又极度亢奋的声音:“老周!我的天!你是从哪儿找来的这个神仙!”

周源的心猛地一跳。

“结果怎么样?”

“什么叫结果怎么样?”李卫国在那头嚷嚷起来,完全没有了平日里技术官僚的沉稳,“我们数据中心十几号人,守着全省最全的数据库,吃了十年干饭!十年啊!这么大一条规律,就摆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我们愣是没一个人看出来!”

他的声音里,混杂着羞愧、激动和一种被彻底折服的震撼:“我们用超算重新跑了一遍模型,跟你发来的那个备忘录上的模拟曲线,拟合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八!百分之九十八!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这不是猜想!这是定律!是足以写进教科书的‘江东周期律’!”

江东周期律。

周源握着听筒,手心已经全是汗。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声。

成了!

“老周,你听我说,”李卫国在那头压低了声音,语气却愈发郑重,“这个发现,太重大了。你赶紧保护好原始材料和发现人。这东西要是捅出去,别说咱们省,就是在全国经济学界,那也是要引发一场大地震的!”

“我知道了。”周源缓缓放下电话,靠在椅背上,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再睁开眼时,他眼中的震撼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他盯着屏幕上“陈默”那个名字,仿佛要将这两个字看穿。

他不是福将。

他是利刃,一柄能于无声处,剖开事物本质的,绝世锋利的手术刀。

……

下午五点,省委政研室,第一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