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一场精心安排的“学术讲座”

【吴泽,对您人情值:5(好奇)→ 30(认同)】

鱼饵,已经被吞了下去。

陈默话锋一转,声音里多了一丝冷峻的质感。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我们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当一个最了解堤坝结构的人,利用规则,不是为了阻挡洪水,而是为了精准地开一个口子,引流洪水,去淹没他对手的田地,同时还能为自己博得一个‘抗洪英雄’的美名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学生们脸上的认同感,开始被一种困惑所取代。

吴泽的笔尖,停在了纸上。

陈默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他抛出了一个精心准备的“案例”。

“我曾经研究过一个商业案例。A公司和B公司竞争一块黄金地皮,A公司实力雄厚,志在必得。B公司的律师,没有从商业角度入手,而是翻遍了城市规划法,找到了一个关于‘保护历史风貌建筑’的补充条款。”

“他声称,A公司的开发规划,会影响到地块附近一栋早已废弃、产权混乱的民国小楼的‘日照权’和‘通风权’。”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这听起来太荒唐了。

“听起来很荒唐,对吗?”陈默笑了笑,“但这位律师,提交了上百页的论证报告,从光影角度、空气流体力学,到民国建筑史,引经据典,把一场商业竞争,包装成了一场关于城市历史文脉存续的严肃探讨。”

“结果,法院采纳了他的部分观点,判决A公司的规划需要‘重新论证’。就在这‘论证’的半年里,B公司用各种手段,打断了A公司的资金链,导致其破产。最终,B公司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那块地。”

“整件事,B公司没有触犯任何法律。那位律师,甚至因为‘保护历史建筑’而声名大噪。”

陈默停了下来,目光扫视全场,最后定格在吴泽那张写满了挣扎和思考的脸上。

“现在,我的问题是,”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在这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法律博弈中,法律被遵守了,程序被执行了,规则胜利了。那么,正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