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菌菇新生:智能温室的初效与产业链的深化

这批马勃菌,与之前试验棚小批量产出的品质不可同日而语。个头更大、更均匀,肉质更紧实,风味物质积累更充分。这标志着“本味”在马勃菌的工厂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打破了季节和环境的限制,为实现稳定、高质、高效的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 产业链联动:新品类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马勃菌的规模化上市,立刻对农庄现有的运营体系产生了连锁反应。

* 销售渠道的拓展: 张小梅的团队忙碌起来。她们需要为这批高价值的“新贵”寻找合适的买家。原有的高端餐饮渠道(如“食之本”)是首选,但产量大增后,必须开拓新的市场。她们开始接触更大型的生鲜供应链平台、高端超市,并策划针对会员和线上渠道的“马勃菌尝鲜”预售活动,强调其“智能温室培育、全程可控、品质卓越”的稀缺性。

* 加工与储存的升级: 大量鲜菌同时采收,对冷链物流和加工能力提出考验。李强负责协调冷库扩容和运输保障。同时,李静指导小芳开始试验不同干制工艺对马勃菌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菌菇干货、菌汤包等高附加值产品做准备。

* 品牌故事的丰富: 周媛和阿哲则忙着为马勃菌制作新的宣传素材。他们进入温室拍摄菌菇生长的神奇景象,采访李静和团队,讲述从实验室到工厂的科技农业故事,为“本味”品牌注入更强的科技感和品质感。

五、 未来展望:甜蜜烦恼与深远意义

傍晚,王龙飞和李静再次站在温室外的坡地上,望着这座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的巨大建筑。内部,补光灯已然亮起,如同星辰,预示着夜间仍将进行的生命活动。

“一个月,总算挺过了最难的适应期。”王龙飞感慨道,“现在算是上了正轨,但这只是开始。后面的销售、加工、成本控制,压力不小。”

“嗯,”李静点头,目光沉静而充满希望,“这是甜蜜的烦恼。马勃菌的成功,意义远不止一种新产品。它证明了我们走高科技农业这条路是可行的!这为我们未来引入更多高价值品种、复制这种工厂化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技术和人才。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王龙飞握紧她的手,“有了这个‘样板车间’,我们说话做事底气更足了。接下来,就是要把它产生的效益,尽快回馈到村庄建设上,‘绿脉·虹桥’计划,也该加速推动了。”

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但王龙飞和李静心中却充满暖流。菌菇温室的稳定运行,如同在“本味”的产业版图上插下了一面标志性的旗帜,宣告着农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科技驱动、精细管理、价值链延伸为特征的新阶段。庞庄村的这个深秋,因这座“真菌工厂”的平稳运转和带来的新希望,而显得格外充实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