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并不完全同意郭嘉的看法,他并不想争天下,只想搞清事实,惩处那些胆大妄为的人。
但他也清楚,要想搞清楚事实,并惩处那些人,他首先要掌握权力。要掌握权力,就要击败他们的人,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他当前能做的,就是接受郭嘉的建议,保持冷静。
他感受到了袁绍、袁谭的无奈。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汝颍人,最后都会身不由己的按照汝颍人的方略走。
他非常不喜欢这一点。
他想引汝颍人以外的谋士入幕,至少能提供一个参照,免得被汝颍人蒙蔽。
首先跳入他的脑海的,就是贾诩。
作为与荀彧、荀攸、郭嘉并列的曹营谋士,贾诩是凉州人,之前相处也算愉快,还蒙他指点,观水悟道,让自己在谋略上有所进步。现在正式邀请他入幕,应该不难。
其次,就是卢毓之前提过的渤海人韩宣。
那时候担心袁尚多心,没敢直接招揽。现在形势紧急,袁尚又去了凉州,就不用顾忌太多了。
袁熙随即找来卢毓,让他安排人去找韩宣。如果有可能,连他的师兄高诱也一并请来。
虽说高诱只是学者,并非谋士,终究也是人才。
卢毓非常支持,二话不说就去安排了。
除了招揽新人,袁熙还在既有的人才里选中了副相田畴,传令让他和杨修一起赶到弹汗山,以备征询。
——
辽东,襄平。
荀彧揣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密信,匆匆走进了简陋的皇宫。
天子刘协正与太尉杨彪、司徒孔融讲经,见荀彧进来,他长身而起,目视荀彧,以示礼敬。杨彪、孔融也放下了手里的书卷,含笑与荀彧打招呼。
荀彧一一还礼,在侍者送来的蒲席上就坐,嘴角带笑,却不说话。
杨彪、孔融见状,知道他有要事要奏,识趣的起身告辞。刘协应了,以目相送,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才收回目光,看向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