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惺惺相惜

听完沮授的解说,袁熙又在脑海里挼了一下时间线,也觉得这事怨不得袁绍。

谁能想到刘备会那么怂,看到曹操的战旗就跑,连妻儿都顾不上。

想到郭嘉提起此战时掩饰不住的得意,袁熙不禁心有戚戚焉。仅凭威名就能吓跑对手,的确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更何况这对手到了河北,还得到了袁绍、袁谭的热烈欢迎。

简直是快乐加倍。

他们都被刘备的虚名唬住了,完全不顾现实,本末倒置。

“那后来呢?”袁熙主动揭过这个话题。

“后来么,便是白马、延津之战。”沮授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苦茶,苦得五官都挤在了一起。“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一战授首,全军振动。当是时也,身为谋士,本该辅助君主,激励士气,查漏补阙,臣却意气用事,称病不见,实在是不应该。”

袁熙淡淡的说道:“我听说,白马之战前,大司空就提醒过天子,颜良有勇无谋,不可独任。”

“是有此事,但颜良……不是独任。”

“怎么说?”

沮授迟疑了半晌,才说道:“攻白马的并非颜良一人,还有大司徒和骠骑将军。”

“……”袁熙也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这时才意识到,他对官渡之战的了解全部来自于郭嘉、荀彧,偏偏这两人当时都不在前线,全是道听途说,而且有严重的先入为主。

简而言之,他们说的官渡之战是片面的,并非全貌。

看着沮授纠结的神情,袁熙决定不在这个问题深究了。

如今郭图还是大司徒,淳于琼则刚刚升任骠骑将军,让沮授将白马之战的责任归咎于他们,是为难沮授。还是等合适的机会,再问问别人的吧。

实际上,不用问,他大概也能猜得到,颜良被关羽阵斩,自身肯定有问题,但淳于琼或者郭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按照当时的形势,大概率是颜良进攻白马城,他们负责掩护,却没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颜良遭袭,一战授首。

人都死了,责任当然都由他承担了,难不成还去指责郭图、淳于琼。

袁熙决定也揭过这个话题,没法聊啊。

“大司空,如果当时还是由你统兵,又会如何?”

沮授也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袁熙追问白马之战的具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