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滔笑道:“二位卿家皆是国之栋梁,无需过谦。刑狱清明,百姓方能安心,国家方能安定。朕赏二位卿家各黄金五十两,绸缎五百匹。”
“谢陛下!”包拯与狄仁杰一同躬身谢恩。
蒯越这时开口道:“陛下,如今天下太平,四海臣服,然臣以为,居安思危,不可懈怠。西川、汉中虽已平定,但当地士族势力仍在,需加以安抚;豫州、兖州虽垦田增多,但仍有流民需招抚;边防虽稳,但羌胡、匈奴之心,难以揣测,需时时提防。”
王诩也补充道:“蒯先生所言极是。太平之日久,人心易生懈怠,吏治需时时整顿,边防需时时加固,方能长治久安。不过陛下放心,我‘听风阁’‘斩月楼’‘玄机阁’已布下天罗地网,各地动静,皆在掌控之中,若有异动,必能及时察觉,妥善处置。”
高渐离微微颔首道:“陛下,各地情报已汇总,无任何叛乱迹象,诸侯皆臣服,百姓皆安乐,新年之际,天下一片祥和。”
万剑一也沉声道:“陛下,‘斩月楼’已加强各地戒备,若有奸佞作祟,定当斩立决,绝不姑息。”
杨滔闻言,神色凝重了几分,随即又恢复了温和:“二位先生与高阁主、万楼主所言极是,居安思危,朕不敢忘。不过今日是新年,暂且不谈这些烦心事。朕已在宫中设宴,诸位卿家,随朕一同赴宴,共庆新春!”
“臣等遵旨!谢陛下恩典!”诸臣齐齐躬身行礼。
杨滔转身,目光再次扫过殿内,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想当年,他起兵之时,兵微将寡,前途未卜,如今却能一统半壁江山,坐拥并州、西凉、关中、豫州、兖州、南阳、汉中、西川八地,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这一切,都离不开眼前这些大臣的辅佐。
文鸯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宫宴已备好,是否现在前往?”
杨滔点头,对诸臣道:“诸位卿家,请!”
“陛下请!”诸臣纷纷侧身,让开道路。
杨滔迈步走出太极殿,阳光洒在他的龙袍上,金光耀眼。殿外,宫灯高悬,彩绸飘扬,宫女太监们恭敬地侍立两侧,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臣紧随其后,走出大殿。朱雀大街上,百姓们的欢笑声隐约传来,与宫中的喜庆氛围交织在一起。杨滔抬头望去,天空湛蓝,万里无云,阳光温暖,洒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也洒在龙夏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知道,这太平岁月来之不易,需好生珍惜。新的一年,他将继续推行仁政,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加固边防,让龙夏国的百姓永远安居乐业,让这太平盛世,绵延千秋万代。
宫宴之上,御膳摆满了案几,有烤全羊、红烧鱼、炖熊掌等珍馐美味,也有各地进贡的特色菜肴。君臣们举杯同庆,谈笑风生,没有平日的尊卑之分,只有节日的祥和与融洽。管仲与王诩探讨治国之道,王安石与鲁班交流农具改良,王守仁与文鸯谈论兵法武艺,包拯与狄仁杰商议刑狱之事,蒯越与高渐离、万剑一闲聊各地风情。
杨滔端着酒杯,看着眼前君臣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举起酒杯,高声道:“愿我龙夏国,千秋万代,国泰民安!愿诸位卿家,福寿安康,与朕一同守护这太平盛世!”
“愿龙夏国千秋万代,国泰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诸臣再次举杯,齐声高呼,声音回荡在皇宫之中,也回荡在长安城里,回荡在龙夏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大年初一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耀着这片休养生息的土地,也照耀着一个王朝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