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潜龙得助

在关羽的长枪兵阵中,有一名军侯,名叫麴义。此人并非幽州本地人,听口音似是凉州一带人士。他麾下约有百余人,似乎都是他的旧部,行动间默契十足,令行禁止,与其他新募队伍的散漫形成鲜明对比。更引人注目的是,麴义本人身材高大,面容精悍,眼神锐利如鹰,练习长枪时,招式狠辣凌厉,绝非普通军侯可比。尤其是一种独特的协同战术——他令长枪手紧密结阵,悍然前突,专用于克制骑兵冲锋,演练时竟数次成功挡住了张飞部下骑兵的试探性冲击。

关羽看在眼里,心中暗奇。这麴义所擅之法,似是专为对付异族骑兵而生,在这北疆之地,实乃难得之才。一日操练完毕,关羽叫住麴义,以切磋为名,亲自试其武艺。两人以木刀、木制长枪相斗。麴义虽知关羽神勇,却毫无惧色,枪法迅猛诡诈,角度刁钻,竟与关羽走了二十余合才露败象。

“好武艺!好胆色!”关羽收刀,丹凤眼中掠过一丝赞赏,“汝这枪法阵势,非中原路数,似经百战锤炼而来。”

麴义收枪行礼,不卑不亢:“关将军谬赞。末将曾在凉州边军效力,与羌胡之辈厮杀经年,略懂些克制骑射的粗浅功夫。”

凉州……边军……一个名字忽然划过关羽的脑海——据说当年在凉州,有一个低级军官,曾以少量精锐大破叛羌骑兵,其训练和指挥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极为厉害,后来似乎因得罪上官而不知所踪……莫非就是他?

小主,

另一边,在张飞的骑兵队里,一名新募的骑士引起了张飞的注意。此人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据说是为避祸北上,听闻刘玄德招贤纳士,故来相投。太史慈骑术精湛,远超同侪,开弓放箭更是百步穿杨,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在一次骑射演练中,他纵马奔驰,连发十箭,箭箭皆中百步外箭靶红心,引得满场喝彩。

张飞看得哇哇大叫:“好小子!好箭法!来来来,跟俺老张过过手,试试你的斤两!”说罢,抄起一根训练用的长矛便扑了上去。

太史慈面无惧色,摘下长枪迎战。两人马打盘旋,枪来矛往,竟是斗得旗鼓相当。太史慈枪法灵动迅捷,兼具力量与技巧,更难得的是临阵机变,往往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化解张飞势大力沉的猛攻。两人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飞打得兴起,哈哈大笑:“痛快!痛快!好久没遇上能让俺老张如此痛快的高手了!小子,你不简单!”

在赵云的弓弩营中,太史慈同样表现突出。他不仅个人射术超凡,更能组织指挥小队弓弩进行齐射、覆盖射击,战术意识极佳。赵云亦对其颇为赏识。

关、张、赵三人不约而同地将发现人才之事报于刘备。听闻麴义、太史慈二人之名,刘备心中剧震,面上却努力保持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