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深潜者与囚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槎没有放松警惕,将飞船设定为自动导航,沿着一条极其迂回、借助小行星带和行星引力弹弓效应的航线,向着土星轨道进发。旅程将长达数周。

他离开驾驶座,走到舰桥后方一个简陋的休息舱。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冰冷的金属墙壁和一张固定的床铺。他坐下来,再次拿出了老钳子留下的那张照片和那块暗灰色石头。

照片上,老钳子和年幼琉璃的笑容,此刻看起来无比刺眼。琉璃的疯狂与毁灭,老钳子的牺牲与未尽的期望,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他的身上。而林月遥……她现在在哪里?是否安全?“守护者”会如何对待她?这些问题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核心。

他握紧了那块石头,闭上眼睛,不再抗拒,而是主动去感受那与“源初造物”的微弱联系。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倾听”或“引导”,而是像学徒面对深奥的典籍,尝试去“理解”那冰冷规则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漏洞”。

时间在寂静的航行中流逝。星槎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与“源初造物”的间接对话和对老钳子、织网者留下数据的深度解析中。他对“信标”能力的理解逐渐加深,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更具攻击性的“噪音”干扰模式,甚至模拟如何利用自身的“印记”,去短暂地“欺骗”或“覆盖”“守护者”依赖的能量频率。

同时,他也从老钳子关于木卫二“深潜者”基地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更多的信息。那并非一个简单的避难所,而是一个建立在厚厚冰层之下、深入全球性海洋的极端环境研究站。老钳子怀疑,木卫二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着与“源初造物”同源,但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地外科技痕迹,甚至是……某种形式的“生命”?“深潜者”基地的任务,就是探寻并理解那种存在。

几周后,“星尘”舰终于抵达了土星轨道。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带着恢弘的光环,占据了整个视野,如同沉默的宇宙之神。而它的卫星之一,恩克拉多斯(土卫二),则像一颗被冰霜覆盖的珍珠,静静地悬浮在远方。

随着飞船靠近,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卫二冰原上纵横交错的裂纹(虎纹),以及从裂缝中间歇性喷发出的、富含水蒸气和有机物的冰晶羽流——这是其地下存在巨大海洋的确凿证据。

“‘深潜者’基地信标已捕捉。准备进入预设航道。”舰载AI提示。

星槎回到主控位,手动接管了飞船。他驾驶着“星尘”舰,灵活地避开喷发的羽流,沿着一条极其隐蔽的、似乎是由基地引导的航道,俯冲向下,最终精准地切入了一条位于巨大冰裂缝深处的、被伪装过的入口通道。

飞船在幽蓝色的冰隧道中滑行了一段距离后,眼前豁然开朗。

他进入了一个巨大的、位于冰层之下的天然空腔。空腔中央,是一座如同深海百合般绽放的、由高强度透明材料和合金构成的复合建筑群——“深潜者”基地。基地周围,幽暗的海水中,隐约可见一些散发着柔和生物荧光的奇特藻类,甚至有一些难以名状的、如同水母和鳐鱼结合体的生物在缓缓游弋。这里的光线来自基地本身和那些发光生物,营造出一种梦幻而诡异的氛围。

“星尘”舰在基地延伸出的对接平台上平稳停靠。

气密门开启,一股冰冷、湿润、带着奇特腥甜气味(类似臭氧和某些氨基酸的混合)的空气涌入船舱。

星槎走出飞船,踏上了这座位于太阳系边缘、冰洋深处的神秘基地。脚下是冰冷的金属网格地板,抬头望去,透过透明的穹顶,可以看到上方数十公里厚的冰层,以及更远处,土星巨大的身影投下的、被冰层折射扭曲的朦胧光晕。

一个通体由某种白色陶瓷质感材料制成、造型流畅如同深海鱼类的机器人无声地滑行到他面前,发出一种混合了水流声和电子音的声音:

“欢迎来到‘深潜者’,星槎先生。基地主控AI,‘潮汐’,为您服务。我们已等候‘信标’多时。”

它的“目光”(传感器)落在星槎手中的那块石头上。

“请随我来,‘源初之石’的持有者。基地的完整权限,以及老钳子博士留在这里的……最后礼物,正在等待您的开启。”

(镜头切换)

未知地点,“守护者”审讯室。

林月悠(林月遥)从昏迷中缓缓苏醒。后颈传来被击打后的钝痛,四肢被冰冷的能量镣铐固定在金属座椅上,无法动弹。

她身处一个纯白色的、没有任何装饰的房间,光线柔和却找不到来源,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正前方,是一面巨大的、单向可视的玻璃墙。

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忆着被捕获前的最后一幕,回忆着星槎那双瞬间充血的眼眸。

(一定要活下去……星槎一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