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深潜者”基地。
“源初之石”。
当那个被称为“潮汐”的、形似深海鱼的基地主控AI,用混合着水流与电子音的声音念出这个词时,星槎握着那块暗灰色石头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冰冷的触感仿佛直接连通着他意识深处那与“共鸣之核”的微弱联系,在此刻,在这片厚厚冰层下的幽暗海洋中,这联系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如同深海中被某种无形力量拨动的琴弦,发出只有他能感知的震颤。
他没有立刻追问,只是沉默地跟在“潮汐”那流畅滑行的白色机身之后,行走在基地透明材质的通道中。通道外,是永恒黑暗的冰下海洋,只有基地自身散发的柔和光芒和那些游弋的、散发着生物荧光的奇异生物,勾勒出这片液态深渊的轮廓。巨大的压力仿佛透过透明的墙壁,无声地挤压着人的神经。
这里的感觉与零号枢纽截然不同。零号枢纽是冰冷的、纯粹的科技造物,而“深潜者”基地,则更像是一个与外星生态环境共生的、活着的器官。空气中那股腥甜的气味更加浓郁,隐约还能听到某种低频的、仿佛来自海洋深处的、规律性的脉动声。
“潮汐”将他引领至基地中心的一个圆形大厅。大厅中央,并非控制台,而是一个巨大的、如同水族箱般的透明柱状容器,里面充满了与外部海洋连通的、微微泛着磷光的海水。容器中央,悬浮着一块体积更大、形状也更规整的、与星槎手中那块材质相似的暗灰色“石头”,它表面流淌着更加明亮、更加复杂的幽蓝色纹路,仿佛一颗在深海中有力搏动的心脏。
“这就是‘源初之石’……的碎片之一,或者说,是‘源初造物’播撒在此地的……‘监测节点’。”潮汐的传感器聚焦在那块悬浮的巨石上,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意味,“老钳子博士认为,木卫二的海洋,乃至其内部可能存在的热液喷口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播种者’进行的另一场……规模更加宏大、时间尺度以亿年计的‘文明实验场’。”
星槎走近那透明的容器,能清晰地感觉到手中碎石与容器内巨石之间强烈的共鸣。他甚至不需要主动引导,就能“听”到那巨石散发出的、比第七区“共鸣之核”更加古老、更加深沉、也更偏向于“生命”与“环境”层面的信息流。那并非冰冷的科技法则,而是关于生命起源、进化压力、环境适应性的庞大数据库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观察意志”。
“老钳子博士留下的‘最后礼物’是什么?”星槎收回目光,看向潮汐。
潮汐的机身转向大厅一侧的墙壁,那里滑开一个暗格,露出一个结构极其精密的接口平台,平台的形状,正好与星槎手中的碎石完全契合。
“将‘钥匙’归位,‘信标’先生。”潮汐的声音带着期待,“博士留下的,并非实物,而是一段……基于他对‘源初之石’数十年研究,并结合‘噪音’理论,专门为你这样的‘信标’准备的……‘共鸣增幅与引导协议’。”
星槎没有任何犹豫,走上前,将手中的暗灰色碎石,轻轻放入那个接口平台。
咔嚓。
一声轻响,严丝合缝。
瞬间!
整个大厅的光芒暗了下去,只有中央容器内的巨石和星槎脚下的平台爆发出耀眼的幽蓝色光辉!一股远比在零号枢纽时更加磅礴、更加精纯,同时也更加“温和”的能量,如同温暖的洋流,通过平台涌入星槎体内!这能量并非强行灌输,而是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着他去理解、去协调自身那复杂的意识结构与被烙印的“信标”特质!
老钳子的“协议”开始运行!它不像程序,更像是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总谱,而星槎的意识,就是演奏它的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