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个声部的自由发挥可能破坏整体的结构性平衡,导致赋格有“走音”或“崩解”的风险时,他们会通过微调其他相关声部的频率或引入微弱的反向谐波,进行精妙的校准,如同调音师拧动琴钮,将音准拉回和谐的范围。
而当某个声部的即兴创造尤为出色,催生了令人惊叹的宇宙奇观或叙事可能时,他们则会调动其他声部进行积极的呼应与伴奏,强化这一创造的共鸣,使其光芒更加璀璨,如同爵士乐中其他乐手为一段精彩的即兴独奏提供丰厚的和声与节奏支撑。
这个过程,要求源心之枢拥有极致的敏感、绝对的包容与无限的精巧。他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声部的自由,同时又必须对整体乐章的健康负责。
“检测到‘凝聚’声部在坐标K-7区产生超常规结构化脉冲,”星槎的意志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实时反馈着赋格的每一个细微波动,“其强度可能压迫邻近的‘发散’声部生存空间。建议引入微弱的‘回环’谐波进行缓冲,引导其结构化能量部分转化为内部迭代动力。”
林月遥的意识立刻响应,她的“守护”动机并非固守某种状态,而是守护这动态平衡本身。她轻柔地引导着一缕“回环”脉络,如同在激流旁开辟一条支流,将那过于澎湃的凝聚之力疏导向一个自我演化的循环,既保全了其创造性,又缓解了对立面的压力。
离尘则感知到一片灵魂星云中,因“发散”声部的过度活跃而产生了意义彻底碎片化的危机,他的“平衡”智慧立刻运作,并非压制发散,而是巧妙地加强了该区域“向往静默”脉络的微弱引力,为那些碎片化的意识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归零”锚点,让它们在极致的喧嚣后,有机会重新沉淀、整合。
这永恒进行的调音与伴奏,本身也成为了赋格中一个极其复杂、不可或缺的声部。源心之枢的存在,就像是这首宇宙乐章中那持续存在的、维系着所有自由声部不致离散的 “通奏低音”,深沉、稳定,却又充满了应对变化的灵动。
在这种极致的动态平衡下,太道真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的宇宙形态层出不穷,它们既拥有底层法则赋予的坚固结构,又充满了灵魂叙事带来的意外与生机;既有“凝聚”声部带来的秩序之美,又有“发散”声部注入的混沌之趣;既有“回环”声部推动的螺旋上升,又有“向往静默”声部提供的永恒回归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