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主题曲和后期(下)

下午,张峰带着陆杰、靳超、李艺同,还有摄影师徐红兵,跑了影视城附近的3家后期制作公司。

挨个看他们的工作环境,了解他们用的设备软件,看他们之前做过的作品样片,再详细谈谈价格和周期。

最后反复比较下来,他们选择了一家名叫“乐影”的小型后期制作公司。

这家公司规模不大,办公室里加上老板也就七八个人,名副其实的“小猫七八只”。

但是聊下来发现,他们虽然人少,但经验挺丰富,一直是从一些大的影视公司手里接外包的活儿,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都相当过硬,口碑也不错。

老板叫陈晨,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年纪不大,才三十多岁,但脑袋顶上已经没几根头发了,是个典型的大胖子。

他不是科班出身,原来是学计算机的,半路出家搞起了影视后期,靠着技术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

陈晨给出的整体打包价是十五万,包括所有的剪辑、配音、音效、调色和片头片尾包装。

张峰对这个价格也没讨价还价,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在《信号》这部剧的后期全部制作完成并交付之前,乐影公司不能再接其他的项目了。

公司所有人都必须加班加点,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优先保证《信号》的后期质量和进度。

陈晨考虑了一下,也爽快地答应了。

双方当场就签订了合同,约定了交付的时间和标准。

张峰和陆杰、摄影师徐红兵也一起加入了后期的剪辑工作。

陆杰在学校学的专业就叫摄影与剪辑,刚干完摄影助理的活,现在又要进入剪辑工作,刚好专业对口。

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峰哥,你什么时候学过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