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画?”凌霄走近几步,目光落在画中女子身上,感受到那萦绕不散的清灵妖气和深深的哀怨,“画中仙子,可是姓梅?”
陶望三如遭雷击,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凌霄:“你……你怎么知道?!”
凌霄不答,反而对着那幅画轻声道:“梅女姑娘,既已通灵,何不现身一见?此地受我规则庇护,非邪祟之流,无需躲藏。”
屋内静默了片刻。就在陶望三惊疑不定之际,那画纸之上,氤氲的墨气缓缓凝聚,一个身着素衣、与画中女子一般无二的倩影,如同水中月影般,逐渐清晰,最终飘然落地,对着凌霄盈盈一拜,声音带着哽咽与一丝畏惧:
“小女子梅氏,见过……上仙。惊扰宝地,实非所愿,望上仙恕罪。”
这女子,正是《聊斋志异》中因冤屈自缢、魂魄附于画上的梅女!
陶望三见梅女真的现身,又惊又喜又忧,连忙对凌霄解释道:“凌姑娘切勿误会!梅娘她并非恶鬼,她……她是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魂魄无所依归,才附于这画上!我……我与她……”
他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说下去。梅女亦是垂首不语,泪光盈盈。
小主,
凌霄看着这一人一鬼,心中了然。这大概便是《梅女》的故事了,只是不知为何提前在此地相遇。
“我并未说她是恶鬼。”凌霄语气缓和了些,“此地规则,庇护良善,不论人鬼。梅女姑娘既有冤屈,滞留人间情有可原。只是,你二人阴阳相隔,气息交感,难免影响此地生人,尤其是夜间阴气重时,哭声易引恐慌。”
梅女连忙道:“小女子知错了!日后定当收敛气息,不再惊扰他人!”
陶望三也连连保证:“凌姑娘放心,我们一定小心!绝不再给庇护区添麻烦!”
凌霄点了点头:“既如此,你们便安心住下。陶先生教书,梅女姑娘……若愿意,也可在学堂帮忙,教导女红或是琴棋书画,想必也是好的。只是需谨记,人鬼殊途,分寸需把握。”
她这话,既是允许,也是警告。陶望三和梅女闻言,皆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这位神秘的凌姑娘如此通情达理,不仅不驱赶梅女,还给了他们容身之处和相处的机会!
“多谢凌姑娘成全!”陶望三激动地深深一揖。梅女也再次拜谢,眼中充满了感激。
处理完陶望三和梅女之事没过几天,庇护区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次来的,是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自称姓王,道号“太常”。他手持拂尘,背负桃木剑,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径直来到村口,声称察觉此地有妖气盘踞,特来降妖除魔。
“贫道观此地气象,虽表面祥和,然内隐妖氛,且有鬼物藏匿!尔等凡夫俗子,被妖邪蒙蔽而不自知,速速让开,待贫道进去,斩妖缚邪,还尔等清明!”王道士在村口大声疾呼,引得不少村民围观。
李福闻讯赶来,眉头紧锁。他见识过凌霄和燕赤霞的本事,也知陶望三和梅女之事,对这突然冒出来的道士颇为警惕。
“这位道长,此地乃凌姑娘庇护之所,并无妖邪作乱。道长怕是看错了,还请回吧。”李福客气地劝阻。
“哼!冥顽不灵!”王道士拂尘一甩,指着学堂方向,“那冲天的鬼气与妖氛,贫道岂会看错?定有女鬼与画妖藏匿其中!尔等再不让开,休怪贫道无情!”
说着,他竟要硬闯。守卫的青壮立刻上前阻拦,双方推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