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酱坛子里炸出个将军来

风掠过残垣,吹起他鬓边碎发,露出那双久病未愈却骤然锋利如鹰隼的眼。

他径直走到一具倒毙的黑衣统领身前,俯身拾起半块烧得蜷曲的火漆令残片,指尖轻轻拂去灰烬,露出一角模糊印文——龙首衔环,九叠篆字,正是兵部特签密令之徽。

“打着圣旨杀人?”他低笑一声,嗓音沙哑如砂纸磨骨,“那就别怪我……送一道真正的‘旨意’进宫了。”

话音落,他抬手将残令掷入祠堂外尚燃的灶膛。

火焰“轰”地腾起三尺高,映得他半边脸明半边暗,宛若蛰伏多年的孤魂终于睁眼。

他望着北方京城方向,眸底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明日启程。这一笔账,我要一笔一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手递到御前。”

人群寂静无声。

唯有阿兰悄然退至工坊深处,将最后一批封箱的“益生酱砖”逐一码齐。

她动作极稳,打开其中一箱暗格,取出一卷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竹简——那是昨夜由谢云书口述、秋蝉执笔补全的《北境三十六营将士名录》,连同周廷章贪没军粮的完整账链,皆藏于酱砖夹层之中。

这批货,原本是要运往州府分销的“年节特供”,如今却成了赴京的“活证据”。

天光渐亮,霜雾弥漫。

村民们自发收拾战场,掩埋尸体,修补寨墙。

有人默默把炸裂的酱坛残片收起,说要留着做纪念;有老农捧着谢云书画过的陶片布防图,反复摩挲,眼中燃着从未有过的光。

这不是一个村子在自保。

这是一粒火种,已被点燃。

而此刻,苏晚晴立于晨风之中,望着谢云书苍白却决绝的侧脸,忽然明白——这个曾蜷缩在地窖角落、咳血不止的“病弱媳妇”,从来不是她需要庇护的累赘。

他是蛰伏十年的困龙,是本该死在二十年前那场阴谋里的将军。

现在,他回来了。

马蹄声已在远方隐约可闻——通往州府的驿道上尘烟初起。

一行人悄然集结,换上商旅粗衣,将武器藏入货箱夹层,伪装成运送酱菜的贩夫走卒。

苏晚晴披上斗篷,最后回望了一眼杏花村的炊烟。

他们即将踏上一条比种田更凶险的路。

但这一次,不再是逃亡。

是反攻。

马队启程,碾过结霜的土路。

当第一缕朝阳洒落山岗,谁也没注意到,驿站方向奔来一名差役模样的人,满脸惊惶,口中急呼——

“苏娘子快走!昨夜兵部急令,通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