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辉微微颔首,伸手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快速扫过报表上的关键数字,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轻轻将郑硕推过来的股权证明书摆正,用指关节敲了敲桌面,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职业性严谨:
“郑先生,霍先生,你们提供的数据我看到了,不得不说,很亮眼。但是按照汇丰的规矩,股权质押融资,必须满足两个硬性条件。”
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质押的股权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贵公司总股本的三成。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一份明确且合理的资金用途说明。
这笔钱,你们计划用在什么地方,预期的回报周期大概是多长,这些都需要写清楚。”
说着,他翻开手边一份由汇丰内部评估部门出具的预评估报告,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行加粗的数字:
“我们根据凤凰工业公司目前的净资产、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前景做了初步评估。
如果质押贵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按照最高质押比例计算,理论上,我们最多可以提供不超过两千万港币的融资额度。”
他顿了顿,目光从报告上移开,重新看向郑硕稚嫩的脸颊,语气中却是开始带上了一丝探究的意味:
“郑先生,两千万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在当前市况下,银行对于资金流向的审核尤为审慎。
我能否多问一句,这笔资金,您是计划用于凤凰工业自身的设备更新、技术引进,还是……有其他的投资布局考虑?”
这个问题问得巧妙,既符合银行风控的要求,也暗含了对郑硕整体战略意图的试探。
毕竟,在1974年那个风波诡谲的香江商场,巨额资金的动向,往往预示着下一场风暴的方向。
郑硕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面前那杯早已不再冒热气的红茶,轻轻呷了一口,任由微涩的茶香在口腔里缓缓散开。
小主,
他的沉默让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又凝滞了几分,只有挂钟的“滴答”声不紧不慢地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
他脑中那个来自未来的“灵魂AI”正无声地高速运转,交叉比对着汇丰的历史放贷偏好、陈家辉的个人行事风格以及当前香江地产和制造业的潜在机会。
『策略推演:一次性质押51%股权确会触发监管红线。
建议拆分为两阶段操作:首阶段质押25%股权融资2500万,符合常规风控范围;
第二阶段以“补充营运资金”名义追加质押5%,总比例控制在30%临界点下方,可规避审查。』
『资金用途备案方案:锁定目标——永丰塑料厂,该厂负债率89%已濒临破产,收购价预计仅为资产净值三折。
将并购包装为“产业链垂直整合”,符合实业扩张逻辑,银行通过率提升至72%。』